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

发布 2021-03-08 05:26:28 阅读 8108

摘要:本文提出了区域性供水的特征,进一步**了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两种模式及其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主要几类城镇需水量的**方法,对区域性供水的形成和管理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文中结合成都市实施区域性供水工程的实践,论证了区域性供水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管理模式的社会经济价值。

关键词:区域性供水供水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在八十年代初,在城市供水水源的调研基础上,于2023年2月四川省给水。

过程中我们引伸出区域性供水的思路,并进一步讨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和区域。

2、区域性供水的模式。

镇及广大农村集居点供水,按照水源水系、地理环境特征或一定的行政区划确定供水区域,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平方公里,大至数千平方公里。它把一个区域内的若干个净水厂及其配套企业联合为一体,统一开发、分配水资源,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的新型网络供水系统。我们认为,区域性供水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1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

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例如,台湾有两个水公司,一个台北市自来水公司,另一个是台湾自来水公司,后者就是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另悉,山东省济宁市已将该市下属各县镇自来水公司统一联合成立济宁市供水集团总公司。

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是一个跨行政管理辖区概念的系统,跨地。

筑龙。网w

区域性供水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不仅为中心城市供水,还同时向作为城市、场。

ww.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模式的区别、联系及其实用价值。

zhu排水情报网年会期间,第一次提出重力流供水的方案,在研究重力流供水的范围。

lon区的供水企业可以浓缩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整个区域经济服务,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效能的发挥。

2.1.3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可以不受一城一镇的限制,较合理地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借助集团化的优势,可以开拓为此服务的诸多工业项目,特别是水工业项目,组织社会化生产,确保原材料、消耗材料的合理调配,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整个企业的运转可以更为有效,求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1区域性集中供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这种。

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这样的系统在经济发。

达国家亦很多,譬如华盛顿北方水厂的供水范围已达2849km2,供水区域内的地。

2.2.2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是一个多水源合并管网的管理系统,多水源统一的供水环状管网系统的建立,极大提高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通过强化调度功能,协调供需关系,使系统处于合理、经济的运行状态。2.3两种区域性供水模式的密切联系。

2.3.1我们在**区域性供水的同时,提出了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模式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同属区域性供水范畴。

我们认为作这样的区分是有特别意义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形式,区域性供水管理系统也可能过渡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或经济发展程度条件下,即使不能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仅仅通过采用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供水部门和相关企业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水质和供水普及率(水量),提高供水整体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2在可能实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地方,首先实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和各种短期行为,造成长期分散重复小规模建设投。

筑龙。网w

ww.面高差达274m,由两个水厂(一个取湖水、一个取河水)并网供水。

zhu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在日本于2023年已有166个,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

lon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区域集中供水系统,比原先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

2.2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资,从而对一定区域统一分配水资源、提高供水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发挥区域性供水企业的规模效益起着促进作用。3、区域性供水研究的意义3.1社会发展的趋向。

数千年来的文明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大型工业、集团化经济的崛起,人们更加速了向城市迁移。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经济带逐步形成,以当。

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正在形成,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

自古至今,凡是有人群起居的地方必然有水源,凡是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有相。

有限的,就全世界而言,已有不少专家**下世纪的主要危机是水危机。而我国。

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30m3/人,仅为世界人均值的l/4。总之,淡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淡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分配、区域性综合规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3.

3区域性供水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

区域性供水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但在国内尽管我们在2023年提出建立这样的系统,经四川省科技情报所查新表明还属首次。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供水系统的出现与发展,必然成为普及城乡供水的趋向之一。

3.3.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村设一个供水站,一个镇设一个水厂,一个县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他们之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国内是普遍的,他们在开创供水事业上曾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性经济带的形成,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系统不进行管理上的深化改革,很难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服好务,很难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饮用水。供水系统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是一个趋向。

筑龙。网w

ww.的水资源相对而言是不丰富的,平均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3,居世界。

zhu应的集中供水事业。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资源是。

lon3.2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今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例,日本有1/3人口集中在东京的周围地区。就是象我国。

4、区域性供水的可行性。

跨行政辖区的供水,这将打破目前供水企业隶属一个行政辖区管理的惯例,但供水企业通过股份制管理模式可以协调各行政辖区对供水的需求关系,还可缓解水利部门与城建部门对供水企业隶属关系上的争议。

4.2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中心城市经济带的形成,区域内对供水的水质、水量以及供水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供水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使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的形成,促使中心城市的供水企业更好地为区域范围内。

4.3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那种小而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努力,有利于供水企。

4.4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统筹分配,导致社会化矛盾。

府部门只是政策上的照顾,因此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供水企业亦可按此途径解决。

4.6在条件许可的实施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中,以谁受益、谁出资,谁出资、谁优先的原则,由点、连线到面的实施策略,并且以区域集中供水与局部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模式规划,不作一刀切。5、区域性供水量的**方法。

区域范围内的需水量主要分为中心城区的需水量、卫星城镇及县制镇和村镇的需水量,根据各自的供水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宜分别用不同方法作**。**期限可分为三个期间,即近期、中期、远期。中期的**应是目前作区域性供水研究中供水量**的重点。

5.1中心城区。

对中心城区的供水量**,针对其历史数据资料较为完整的特点,可收集近数十年的供水量、售水量、供水人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数据,采用微观定额法、供水量递增率法、时间序列趋势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然。

筑龙。网w

ww.4.5近十多年来作为供水系统的建设投资,主要是向用水单位筹集的,政。

zhu有可能促使区域内供水部门、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否则争水、抢水等问题必将。

lon业之间的联合。

的供水事业服务。

后对**结果作相应检验和综合分析,即得出中心城区各**时期的需供水量。5.2卫星城市和一般县镇。

对卫星城市的需水量**,主要依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卫星城市布局及人口规划,采用微观定额法**和专家调查法为主,其用水定额与中心城区取值相近,并结合工商业分布确定其需水量。

5.2.2区域内现有的各区、县(市)独成体系的分散供水系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力就近解决当地城镇的供水而自然形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

普遍提高,新建和内迁了不少企业,其需水量不是简单按自然递增率递增,而是呈阶跃式剧增,市政供水基础设施能力明显不足。结合各县城目前供水现状特点。

展规模和水量平衡,可选择多个方案分别计算,结果可能与接问卷统计的专家调。

镇化、乡镇企业的广泛兴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趋势所至,其社会经济发展。

议采用在广泛征集各县区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专家调查**法结果,较为符合地区实际。

5.3农村集镇。

这里所指的村镇供水量,是经调研后确认需由集中供水方式解决的部分村镇的需水量。可参照有关村镇供水的资料,结合农村经济改革,乡镇企业及村镇规模发展迅速的状况,城市市域内村镇的用水水平必然向城市水平逼近,仍可根据以定额法为主的计算结果确定其需水量。6、结论。

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是区域性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对供水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成果。

6.2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式,对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它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它有利于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它有利于水工业相关项目的发展;而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较好的供水模。

筑龙。网w

ww.突飞猛进,这种按自然常规递增测算的结果已明显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建。

zhu查法相差较大。原因较明显,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区的周边县区城镇,随着农村集。

lon和供水发展阶段,参照中心城区相应阶段和类似城镇用水量标准,考虑到供水发。

积极作用。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乡村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城市化水平。

式,它又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模式,它虽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如成都地区采用了重力流方式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后在规划的2023年供水工程中可节水10950万m/a,可节电达2亿kwh/a。

6.3区域性供水摸式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模式,决不应一刀切、一风吹,应因势利导,自愿联合。但**部门在政策上应有所导向。

1]何维华,试论成都地区区域性供水,成都建筑,2023年10月[2]越性藩成都地区实施区域性供水势在必行,市政科技文摘(总第145

3]何维华、钟泽彬,成都地区区域性供水的研究报告,2023年6月。

筑龙。网w

ww.zhu

4]成都市供水规划领导小组,《成都市供水规划》,2023年8月。

lon期),2023年5月。

om参考文献。

区域性食品整治方案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区域性食品整治实施方案。为完成好市局 县 下达的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提升我县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人身健康,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局决定,对我县区域性...

小班区域性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培养幼儿自主运动能力。3.发展幼儿钻,爬,跳,平衡等基本活动能力。活动准备 垫子圈滑板竹梯体操棒沙包玩具轮胎若干 活动流程 创设环境 师生共同布置 调动身心 做准备操 基本活动 分散活动 放松活动 收拾器...

语文教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崔娟。知识文库 2018年第04期。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有效的 重要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可以分为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交流问题 总结问题四个方面。本文就以语文教学为例,重点论述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的原则。一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与内涵。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