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著录问题释疑。
陈浩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100875,北京。
1 引文文献必须著录引文页码。
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为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引用的信息,gb/t 7714—2005规定,专著的“引文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然而,由于标准没有明确说明文后参考文献的分类,给出的20个示例中又仅有2个标注了引文页码,给人造成了引文页码可标可不标的印象,以及作者、编辑的文献意识、读者意识不强,因此,在著录实践中经常可见专著作为引文型文献引用时其引文页码缺失的情况。如引用了专著中的一段文字,不标出引文所在页码,给读者查找带来麻烦。
要解决好引文页码著录缺失的问题,除标准修订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外,需要编辑和著者共同努力加强文献意识和读者意识,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重视对引文文献的引文页码的准确标注。
2 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按标准给出的著录示例,序号在正文中。
有以下几种标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例如:裴伟[570,83]提出……。
2) 引用用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例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例如: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4) 在有些情况下,序号也可以作为行。
文语句的组成部分。例如:……式(5)的具体。
推导过程见文献[6]……按文献[8]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
5) 序号的位置一定要与引用的信息紧密相连。例如:……德国学者n.
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6]。其中2个序号分别置于所引内容的右上标,十分清晰。如果标注为:
……德国学者n.克罗斯[235-236]研究了……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或标注为: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5-236]。虽然也符合著录规范,但不便于读者准确区分2个文献各自所对应的内容。
3 准确使用标志符号。
文献著录使用的9个标志符号移植于标点符号,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它是一种前置符,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著录要素之前,使著录项目或著录要素个别化。不少同人不理解作为前置符的标志符号的含义、功能,仍然从标点符号使用的角度去解读,以致引发了不少疑惑和著录差错。下面提示几个常见的标志符号准确使用的示例:
1) 正文和文献表中序号上均须使用“[ 括起,使用等都是不规范的。
2) 连续序号和连续页码间可用半字线连接,也可用英文连字符连接,全刊应统一,不能用 “~也不用“—”对于序号2与3和页码第161页与第167页,应分别著录为“2-3”和“161-167”,前者不著录为“2,3”,后者不著录为“161-7”。
3) 其他题名信息前的标志符号用“ :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例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著录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应著录为“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应著录为“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等等。
4) **集、会议录等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标志符号用“//用“//替代“.见:”或“.in:”,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采用。
5) 合期出版的期刊的合期号间用“/”连接。例如第5期与第6期合期出版,其期号标注为“(5/6)”,不是“(5-6)”或 “(5—6)”。如遇到3期以上合期,如第7~10期合期出版时,不应著录为“7/10”,而应为“7/8/9/10”。
6) 以年、期出版的期刊,其年卷期标志为“年(期):页码”。不少期刊标志为“年,(期):页码”是违反标志符号前置规则的,按规定“(期)”之前不应该有标志符号。
7) “等”“译”等之前的标志符号“,”不可省略。按规定,“等”或“译”字样前应采用“,”例如:“张三,李四,王五,等”;“潘小强,译”。
如遇译者超过3人,其他责任者项中同时有“等”和“译”时,按规则应标注为“……等,译。”。
4 正确著录责任者项。
在对责任者项的著录中,常见有如下不规范问题:
1) 责任者为2或3个时采用了“1人,等”
的著录格式,违反了“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的规范。只有当责任者超过3个时,才著录为“前3人,等”。
现在有一些期刊为了让读者多了解著者的信息,当著者超过3人时也采用全部照录的格式,我们认为这应当允许。
2)欧美著者的姓名和中国著者的汉语拼音姓名采用了名前姓后的著录形式,如将“michael gorman”著录为“michael g”并对姓缩写了,将“zheng guangmei”著录成“g m zhang”并对名字缩写了,违反了“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的规范。
3)中国著者汉语拼音姓名的著录未执行有关国家标准或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头都用大写字母”,如“mei lanfang”。
在实践中,将其著录成了“mei lan-fang” “mei lan fang”“lanfang mei”“l f mei”“l mei”等多种形式。
为便于读者区分姓和名,对姓可采用全大写字母,著录成“mei lanfang”,这也是标准的示例所提倡的,但并不是要求的,对于名字可否缩写的问题,鉴于目前著录中全称和缩写并存,有时确实很难将缩写都改为全称的实际,加之著录缩写名字也不会给检索文献带来太多不便,我们建议汉语拼音名字可用缩写,双名应缩写为2个字母。
4) 对用拉丁文书写的作为主要责任者的机关团体名称著录错误。在著录参考文献时,用拉丁文表示的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并用句点“.”连接,例如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5) 对主要责任者著录了多余的著录要素“责任”。如“李四,王五,主编。”应为“李四,王五。”。
5 规范著录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
规范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的依据是iso 4。
1) 刊名缩写词后的“.”可以省略。gb/t 7714—2005中的示例“j math & phys”等就采用了省略“.
”的著录方式。各刊可在省略和保留“.”中选定一种方式,并做到全刊统一。
2) 刊名缩写中每个部分的首字母可用大写。gb/t 7714—2005中的示例采用了每个部分的首字母大写的著录方式。在著录实践中,西文刊名可以缩写,也可以用全名,但在同一个期刊中,对于同一西文刊名采用缩写还是全名,宜做到统一。
3)冠词、介词和连词在刊名缩写时一般应删除。例如journal of mathematics physics(数学物理学报),正确缩写应为j math phys;保留介词“of”,缩写为 j of math phys则是错误的。
当删除刊名中的连词后会产生歧义时,则必须保留。例如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数学与物理学报),正确缩写应为j math & phys;如删除连词“and”,缩写为j math phys,刊名的本义改变了,显然是错误的。
4) 刊名中的常用缩写词宜采用iso 4的推荐形式。在我国科技期刊中,一种期刊对同一个词采用多种缩写形式的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如将journal缩写为jour、j,将supplementary缩写为sup、supp、suppl, 将quarterly缩写为quart、q, 显得比较混乱。依据iso 4的推荐,以上3个词宜分别缩写为 j、suppl、q,并做到全刊统一。
5)刊名仅有1个词的,不应对其缩写。例如将刊名science、nature分别缩写为sci、nat是错误的。
6 其他问题。
1) 未出版的学位**的著录。按gb/t 7714—2005给出的示例,可归纳出未出版的学位**的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
题名[d]. 授予地: 授予单位,授予年”。
按gb/t 7713.1—2006《学位**编写规则》,“授予单位”指授予学位的机构名称,对大学而言,即要求标示学校规范的全称。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1 曾志华等。唐史解读 下 m 华齢出版社,2006 12 2 彭定求等。全唐诗 m 中华书局,1960.3 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 晏新志。大唐文明之花唐代妇女服饰文化 j 文博,2004 01 5 钟敬文等。中国民俗史 隋唐卷 m 人民出版社,2...
参考文献格式
标题 参考文献 黑体 二号 居中 参考文献正文 宋体 五号 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顺序号著者。书名 m 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示例 1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 m 第2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2 期刊。顺序号作者。题名 j 其他责任者。刊...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1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上册 174 175.2 孙艳萍。试析雅典法律对奴隶的保护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3 李怡。从古希腊民主政治视角分析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胜利的原因 c 理论界,2012.4 廖学盛。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阶级斗争 j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