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高考作文指导写作。
考前高考作文指导写作。
一.考前了解两个明白——明白评分标准、明白存在问题。
考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在考场上写出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高分作文,必须了解如下两个明白:
一)明白考场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曾在2023年阅卷会议上说:“今年是阅卷评分的转折年。从今年开始,取消切入分,杜绝保险分,五个档次,散点拉开,严格评分。
从今年起,我们要动真格了,以前,我们太善良,对一部分人同情就意味着对一部分人不公。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补充一句,种草得草,不好好写作文,将来要吃大亏。作文写好,可上名校,写不好,回家种草。
优上劣下是提高语文地位的一个标尺,明年肯定要延续。”
考生要想使高考作文获取高分,必须明白等级评分标准的含义,按照等级评分标准的要求围绕题意完成构思、布局和成文。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等级分为六点:
(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分为四点:(1)深刻;(2)丰富;(3)有文采;(4)有创意。
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等级和表达等级,各占20分。发展等级24分,书写、错别字6分。如内容第一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第二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第三等级评分标准为“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内容第四等级评分标准为“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程度给0—5分。
从上述基础等级内容部分四个等级采分点中可以看出,符合题意非常重要,一旦偏离题意,中心就无法突出,即使内容充实也是徒劳的。基础等级表达第一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表达第二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表达第三等级评分标准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表达第四等级评分标准为“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也分四等评分:第一等级评分标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第二等级评分标准为“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第三等级评分标准为“略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第四等级评分标准为“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评卷时,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不拘泥于表现形式,而是根据四个项目中16个采分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的。
我们只有明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才有可能写出符合标准的高分作文或满分作文。
二)明白考场作文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我们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比较普遍的有:一是基本写作能力缺失。包括正确审题能力、准确表情达意能力、恰当选材取材的能力等。
二是追求怪异,文风不正。形式花哨、语言浮华而内容空洞。如有的考生在行文中夹用英文,或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或特殊的表情符号。
岂不知,高考作文的语言是必须规范的。三是随意涂鸦,文体不明。不按记叙、议论的基本规范写作,故事不像故事,说理不像说理,四不像文章大量出现。
四是缺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缺乏应有的阅读和积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是思维混乱,条理不清,前言不搭后语。六是思想不够健康,甚至感情灰色。如2023年,作文题“好奇心”,有的写因好奇去吸毒,有的甚至写小姐开房间等等。
七是胡编乱造,表达幼稚、低俗。不少考生动辄写幼儿园、小学时的生活。八是无谓的人生攻击,拿自己前途开玩笑。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只有考前明明白白,考场上方能防微杜渐,用足力气,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切实做好三“多”训练——多向梳理、多元思考、多方审视。
一)对材料进行多向梳理。高考作文不仅要速度快且要质量高。要想在考场上脱颖而出,考前一定要对自己占有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多向梳理。
梳理自己看过或读过的有特色的材料。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鲜活素材,不妨梳理一下2023年以来的那些富含时代感、现实性的材料,特别是事例,如2009感动中国的人物及其事迹等。我们不仅要梳理、积累,更要思考其意义,关注其内涵,以利于写作时的运用。
想一想能记住哪些名人名言,哪些歌词诗文;想一想看过的对你有触动的新闻材料,如玉树**、冰岛火山等;想一想背过哪些珍珠段落,哪些美文;想一想学过的课文。梳理一下课本上那些底蕴深厚、意义多元而富有写作价值的历史材料:杜甫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苏轼的乐观豁达、随遇而安;龚自珍的爱才惜才、不拘一格、春泥护花等等。
特别是课本中一些材料,像《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身残志坚,矢志不移以及他对人生的思考等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和触发点。《指南录后序》《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等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境界,人生价值、意义的哪些思考,而这些又恰恰是高考命题所关注的。
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在考场上“有备无患”。全国著名语文专家章熊先生曾讲过:“在阅卷过程中,起作用最大的仍是内容。”而内容的组成是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对命题进行多元思考。
高考作文冲刺阶段,我们要对所有已经练习过的作文,已经阅读过的作文以及每套试卷上的作文题目进行多元思考,既横向多角度**、思考、梳理其丰富的含义,也要纵向联系,聚焦其基本内涵。通过命题的多元思考,我们在考场上将可以很快打开写作思路,激活思维。
从近几年试题来看,高考作文主要命题作文(标题作文)。尽管题型比较单。
一、稳定,但其内涵和考查点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社会、人生、思维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 那么如何写好标题作文(不使用“命题”是为了让概念更准确,不出现属种概念的交叉)?
1、关键是审题。审题时要字斟句酌,认真从事,不可掉以轻心,应努力做到“一字不可忽,语语悟其神”,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失“题”成千古恨。标题作文的审题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辨文体,即辨明文章体裁要求。第二步,找“题眼”,即找准写作的重点(关键词),比如“品味时尚”,重点在“品味”。第三步,抓“题眉”,即抓住取材范围,比如“品味时尚”,范围是“时尚”,内容应扣住什么是“时尚”来展开。
第四步,悟“题魂”,即领悟题目的确切含义,既要弄清题的字面意义,又要掌握它的比喻义、引申义。比如“人与路”中的“路”,内涵甚丰,可以任考生自由联想,在写作时必须悟出其深层含义。
2、要紧的是立意。无论哪一种作文命题,在审题之后最要紧的是立意。曹雪芹在《红楼梦》八十回中,借黛玉之口说道:
“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要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句话通俗地告诉我们立意的重要性。
古人云:“意犹帅也。”帅威则军盛,帅危则军垮。
在全面、正确的审题基础上,立意应努力做到四个“要”:第。
一、立意要正确。立意要有思想性、科学性,要有审美价值。第。
二、立意要鲜明。文章的观点要集中,不能混乱;作者的爱憎感情要分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态度明朗,不含糊其辞。第。
三、立意要深刻。文章的观点开掘要深,不做表面文章,能透过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实质。第。
四、立意要新颖。文章的立意要有新意,能从新的角度找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总之,立意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要在“人无我有”上开拓新意。
当然我们对新材料作文也应有所关注,只有这样多元思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对文体进行多方审视。
虽然最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但这绝不是意味着可以不要文体。评分标准“表达”项中第一条就是“符合文体要求”,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试题本身规定的文体要求,不能随意更改。
二要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如果选定了议**就要写得像议**,选定了记叙文就要写得像记叙文,还文体以真面目,决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具体说,记叙文中记叙的文字或议**中议论的文字要达到全文字数的2/3。如果什么表达方式都有,且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便全文能扣题,也得不了高分。
首先,凡事都有规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为此,我建议备考后期考生要按文体分类整理近三年可借鉴的高考佳作,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研讨、审视,切实掌握各种文体的一般写作规律和要求,在反复比较研讨中逐渐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意识,考场上方能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2023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部分明确要求:
能写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文章。其实每类文章只要研究五六篇即可,关键是把握其基本的写作思路、常见的开头结尾方式等。
其次,审视、提升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在第一步基础上审视、研讨各种文体尤其是自己最擅长文体得高分的种种元素,并借鉴内化,适当辅之以科学、实效的训练。具体说,擅长理性思维的侧重审视议**的结构模式及其规律,喜欢形象思维的可侧重审视记叙文的相关特点及谋篇布局规律。
三.懂得区别三组关系——从容机智,稳操胜券。
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规律性。它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写的特定文章,与平时作文不全相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差异,主要有两点:
其一,考场作文的时间限制与平时作文不同;考场作文不考虑写作者的主观兴趣,平时作文可以来自于兴趣灵感。
既然如此,写考场作文一定要从容机智,要区别三组关系,讲究点辩证法。
一)慢与快。审题要慢,写作要快。综观前几年话题作文,确有淡化审题的趋势,减少了因审题带来的失误,但并非不需要审题。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考生都必须过好审题关,因为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从近年高考作文看,仍有不少考生因不注意审题而几乎失去“半壁江山”。审题失误造成的损失几乎是致命的。
一旦审题方面出现偏差,那基本上等于宣告作文考试的彻底失败。审清了题目方能充分展示个性。审题没把握,你写得再快,也只能是“满纸荒唐言”。
为了避免写后流下辛酸泪,请记住,审题要慢,写作要快!
二)、多与少。多用现实素材,少用“历史符号”。高考作文评分主要在“内容”和“表达”两项,因此,争取高分就一定要在这两项上有突破。
作文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套话、大话。多一些现实素材,少一些“历史符号”。不要动不动就把苏轼、屈原这些古人的事例摆出来说。
不是说古人事例不可以用,只是建议多一些新颖、现实点的例子,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三)平实与华美。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日趋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方面,在评分标准中对语言表达项也日趋强调。国家教委“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
无论从控制评分误差来看,还是从高考选拔的要求和学生未来的需要来看,都应该把评分的重点真正转移到语言方面来。可是从历年作文试卷上看,语言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一味追求词语的华美,结果造成辞不达意;有的一味追求发展等级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语言?
我们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把意思表达清楚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当然如果能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如开头、结尾以及段首稍加点化、修饰,以显示文采与功力,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刻意追求华美。
四.着力打造五种结构——曼妙身段,夺人眼球。
为了我们的作文能让阅卷者“眼睛一亮”,透过近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我认为考场作文曼妙身段的五种“闪亮”之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1、一线串珠法。这种方法指文章的好几段都使用同一句话,用这句话串起若干片段,如同一线串珠。由于文章非常清晰地使用了同一句话,使读者感觉文章虽然由多个片段组成,却紧紧联成一体。
如,叙写家门前路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情世态的变化的优秀作文《人与路》: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田埂一样的质地,中间被来往的行人用脚板踩得结结实实,但仍有不听话的小草探出调皮的脑袋,挠人脚丫子?
那时的日子,快乐而纯粹,天空明朗常有笑靥。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铺着细碎的沙子,没有杂草,偶尔在路的边上,未被覆盖的泥土里,会钻出几棵营养不良的小草的脑袋?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写作指导
高考写作指导 速度话题作文导写。作文材料 每周六上午,海尔中高级经理人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在一次培训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海尔集团的ceo 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 推进流程再造 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 急转弯 的问题 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像 急转弯 的问...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标签 2018年高考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作文审题立意作文审题方法分类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法。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法。吴炳忠。1 抓住任务,梳理要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存在一个 三教合一 的现象,三教 指的是儒教 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201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议 快速构思法点拨。叶圣陶先生在 中学国文学习法 中说 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 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理论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 关于议 结构的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引论 提出问题 提出论点或论题 第二部分 本论 分析问题 就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