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大概还是初中,好喜欢那个活泼泼的妹妹,或许是那时候的凯特渗透了一股子古典纯真的美丽,实在是太过动人。很清晰地记得,玛丽安说,我读的书越多,越不可能遇到真正的爱情。然后就想起布兰登上校跟着歌声走进来,看到钢琴前的玛丽安,阳光撒在脸上,光晕一地,那真是如画一般,入情入景。
所以那个时候选择了朝气的玛丽安去喜欢。仿佛你低眉就有人猜想你是浅笑或是低泣,仿佛你欢笑就能给整个屋子带来阳光,仿佛你端坐在那里任旋律从指尖汩汩流出而所有人都安静地淌在你的音符里沉醉,仿佛你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必因为任何外界而磨灭自己的棱角,仿佛因了青春有了朝气洋溢了才华飞扬了俏皮就可以任性地让全世界都可以绕着你转。
然而那个玛丽安只在不懂事的年纪里焕发着她的光芒。所以时隔多年,看到bbc重新翻拍的三集版《理智与情感》时,我分明地将更多的喜爱给了玛丽安的姐姐,那个曾经在我的世界里沉默着的埃莉诺。没有那样环绕的光芒,没有那么俊俏的脸庞,只是安静地为你分忧,然后忍着自己的悲伤,依然撑起你的希望。
同样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然而她们于我就像是成长的两个阶段,尽管她们的差异其实只是静态的性格问题。埃莉诺那样的人在一个人的初期应该很少见吧,隐忍而克制,善解人意。更多的我们都只是玛丽安。
我原来以为最光鲜美好不可企及的事物其实只是我们生命某个阶段的常态,而终将被扼杀。
那个单纯到任性的玛丽安最后还是心甘情愿地安静在她曾经不屑一顾的人身边。而我不再迷恋自己为她披上的光晕,理智大于情感,成长真的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我却不想否定,就如这篇博文并不是为了纪念每个人都曾经是的玛丽安。
我不再那样依恋张狂的任性。
最近只是途经别人的故事,打破曾经引为宿命的大概不只是冲动。宿命都没有了,无处安身,那不是最好的避难所么?突如其来的截然而止让人并不好受。
在我这样罗嗦完了理智与情感的pk之后,我还是笑自己,或许我才是最幼稚的那一个。
相关文章:
高中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读《理智与情感》有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范文。
高中生读后感作文:《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读后感:读《理智与情感》有感。
初中生有关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
九年级暑假读后感英语作文:《理智与情感》英语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读后感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 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 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一样的反映 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揭露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 提高经济地位的一...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读 理智与情感 有感。很多人读过简奥斯汀的 傲慢与偏见 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她还有一本书叫 理智与情感 这本书主要以两姐妹埃丽诺和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淋漓尽致的把理智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来。在书中,主人公姐姐埃丽诺是个沉着冷静的人,既细心又体贴,她是理智的代表。而妹妹玛丽安性格急躁,做事说话不经大脑...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 读后感。理智与情感 读后感。理智与情感 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奥斯丁的 是以喜剧见长,无论是 傲慢与偏见 还是这部 理智与情感 最终的结局都是 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结局,自然让人读者感到轻松与愉悦。奥斯丁的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整部 都充满着 美 美丽的故事情节 美丽的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