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心得总结

发布 2020-05-20 16:22:17 阅读 8648

电影《归来仍是少年》看了以后,此起彼伏的波澜一直在心中荡漾。主人公石头的故事和与主人公石头发生的故事,渗透在红旗渠建设者念念不忘的忆念中,悲壮、豪迈、执着、无私,感天动地、震撼人心。浩大的红旗渠工程就在我们身边。

虽然红旗渠的建设者们有的已经远去、有的正在远去,但萦回在建设者内心深处的烙印伴随着时光的足迹,没有减淡,没有放慢。我们是他们的后人,如何做好继承和发扬的文章,《归来仍是少年》的作者王献青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他巧妙塑造石头的形象,文**用主人公石头的意识流向,真实的再现红旗渠建设者的悲壮历史,让观众在影像冲击的视觉中感受震撼想象、惊心动魄的红旗渠时代,把积极呈现的共鸣效应,升华到广阔的空间,从深度、高度、广度的层面深情的解读红旗渠精神的民族意义和时代唱响,是林州人民的战歌,更是红旗渠人的凯歌。

铁姑娘叶儿,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女人禀赋的柔懦,融入红旗渠建设者的洪流。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她坚定不移的相信“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誓言,她为了誓言,为了水、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她,她在与太行红岩不屈的抗争中献出了如花的生命,以大爱的呐喊留下了一段山碑的碑记。

她今天就站在红旗渠的渠岸上起舞,红旗渠流淌的欢歌、太行山高扬的字符,党旗下列队的新一代,都是她涅槃起舞的背景。她的舞姿太优美了,她动情的手舞着那一抹太行的红,启炮造山运动的历史,改写林县人民的命运,吹响走进新时代的号角。她跟石头表白爱情:

她想用俢渠引水的大爱,来化解两个村因一桶水老死不能往来的结缔;她跟石头表白爱情:有人说我们林县人一生只洗三次脸,生下来一次、成家的时候一次、离世的时候再洗一次。

缺水之困,困惑了对美追求的自由,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最起码的尊严,她不甘心。红旗渠是她重塑美丽的信心,是她重塑尊严的保证,她要真正的作一回女人,一个能让石头定心的女人。因此她没有接受石头的那盒胭脂,她走了,却在要走远的时候回眸一笑——我等你。

等什么,等石头?等爱情?她等的是她的大美之爱,她等的也是我们林县人的大美之爱。

等渠水修通后,我们有水了,我们天天洗脸,天天擦胭脂,美得让太行山俯首,美得让全世界都喜欢我们。林县人奋斗出来美是里里外外的美,是动感古今的美,美到林州的新时代,美出了一座爱情的城池。石头与叶儿的爱就镶嵌在富美的旗帜上,召唤着精神的力量,召唤着时代的进步,召唤着红旗渠精神武装的大国工匠铿锵进军中国梦的脚步。

李红蕾副市长是带领林州人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形象代表,她们遵循杨贵老书记的嘱托,把红旗渠的精神当作林州人继往开来的永远的财富。她在暴雨之夜与志愿者一道搜救石头,以一种特别的形式与红旗渠的建设者们重走红旗渠,她语言之外所表白的意义极其深厚。还有那个拴柱,还有拴住姐姐的研究课题,我们都尽可在林州和世界的融合中展开无限的想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于担当。归来仍是少年,我们风华正茂。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近日,由导演李正伟所执导,著名演员白志迪等主演的院线电影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 正在热映。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愿经历冷暖,仍心存炽热。完电影后,心潮澎湃,五十年前,一个共产党员,为了林县人民的幸福,甘冒巨大的政治风险,甘顶巨大的政治压力,毅然决然地带领大家修渠...

红旗渠观后感

5月19日,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有幸在医院党支部的安排下,与所有正式党员和科主任 长一起去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我们走红飘带,水长城,心灵无比震撼,我真的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历史上的林县 今改为林州市 极度缺水,其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

红旗渠观后感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4月27日晚,大沙坝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 各村半脱产干部 第一书记 集中 纪录片 红旗渠 纪录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在人力 物力 财力季度匮乏情况下,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