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影评观后感:等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我们的青春,也许没有早过恋、打过架、堕过胎,甚至可能没有闯过祸、吵过架、顶过嘴,但肯定有过失望、委屈、无力和孤独,然后在阵痛中慢慢长大……
曹保平说得没错,《狗十三》是一部无惧5年封存的作品,它用一句无声的“狗b”剥离了观众的心防,刺进了永远不会痊愈的伤口——这才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片。
温馨提示:下文会有剧透,但不会损伤影片本身的价值。】
主角李玩的身世背景、成长环境,在影片开始后十几分钟内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交代: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继母生了儿子,全家人出于各种心态瞒着她有了个弟弟,上初中,想报自己喜欢的物理兴趣班,却因为“成绩关系”而被老师和父亲强改成了英语,父亲用钱来哄她高兴未果,她一直陷在气郁的状态里……
重男轻女、单亲家庭、父权威慑、代际差异等等这些词已经跑了出来,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为了哄女儿开心,父亲买了一只狗做礼物,李玩架不住内心里对狗狗的喜爱迅速接受了它,并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她没想到,正是因为爱因斯坦,自己身上那层脆弱的保护膜瞬间就将被戳得支离破碎。
爷爷不慎弄丢了狗,全家人想的不是去把狗找回来,而是如何尽可能让李玩平静地接受这件事——狗在他们心目中只是孩子喜爱的玩意,并不是家庭成员,双方打一开始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李玩这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世界并不是全世界”。
别误会,《狗十三》并不是要创造青春叛逆的代层对立。事实上,大人们都是“呵护”李玩的——只不过是以他们的方式。
父亲不爱女儿,就不会想方设法让她高兴;爷爷虽然胡乱给孙女起了名字,但平时处处袒护着她,还跑出去劝找狗的孙女回家;奶奶本不想家里养狗,但见孩子喜欢便忍了下来,后来还忍不住出门去找深夜未归的孙女;就算是继母,也想出了买旱冰鞋“冲喜”、换一条狗“补偿”的主意……
问题在于,他们都只把李玩当成了“闹脾气”的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全是靠“哄”。
我们为你做的还不够吗?谁不是这么过来的?我小时候还没你这么有条件呢。”大人们早已忘了,自己也曾有过“它不是爱因斯坦”这样“幼稚”的偏执。
堂姐李堂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虽然只比李玩大一点,但她有着超越该年龄段孩子的早熟,所以她能够理解并支持妹妹的执着,却也能在大人们的眼色下“见好就收”。
大人们可以容忍孩子的“无理取闹”,却不能无休止地忍耐下去,李玩再不消停,那就是“不懂事”了,问题可以轻易地转变为“一条狗还不如你**重要吗?”:所以爷爷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痛斥了孙女,父亲更是打了险些“闯祸”的女儿。
事后,父亲又无比懊悔,语重心长地安抚受伤的女儿,希望她能理解大人的辛苦和不易,要“听话”,要懂事,要明白顺着台阶下,学着“成长”。
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可以解释所有的教育原则,相比起孩子瞎想的乱七八糟,大人们更想让孩子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懂得成年人世界规则、不再幻想的样子……
后来父亲为女儿高兴,是因为李玩英语考了95分;英语演讲搞砸了也没关系,因为李玩以物理竞赛第一名保送进了高中——倘若没有“保送”这个符合父亲功利心的意外之喜,相信他甩给女儿的必然是另一张脸。
相较之下,李玩在李昭昭生日当天才知道自己有了弟弟的一幕,都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李玩面对着的,是全家人的欺瞒和抛弃,但她并没像上一次那样大发雷霆,让所有人难堪,而是强颜欢笑,一起祝弟弟生日快乐……只是她还不熟练大人们的练达和虚伪,无法摆脱“热闹是他们的,和我无关”心态的煎熬,没过一会儿就撑不下去,坐在一旁自怜自艾了。
在影片中前期,李玩尚有充沛的情绪和炽烈的冲动,可到了中后期,这些情绪和冲动渐渐淡化直至消失,因为她心中少了最重要的原动力——希望。
只要不抱希望,也就不会失望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可以从她的表情上窥到一二。
刚开始的李玩敢爱敢恨、有哭有笑,心情都写在脸上,但随着“爱因斯坦事件”告一段落、去天文馆看展览未果、弟弟在生活**现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李玩逐渐变得面无表情,直到最后,她才学会在流浪狗收容所外对父亲说“谢谢”,在饭桌上吃下一口狗肉,挂上了礼节性的微笑。
李玩如何看待自己这种变化我们不得而知,可在许多大人眼里,这显然是孩子“成熟、懂事、长大”的标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平行宇宙”理论支撑着李玩的“天真执拗”,她相信在另一个宇宙里会有另一个自己能过得开心如意——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与这一“真理”近在咫尺,因为楼上就是那个“不愿改变”的自己。
李玩一直以为楼上人家养了鸟,尽管她无法解释为什么会传来那么多种鸟叫声,但她还是愿意相信“耳听为实”……后来她才发现,所有鸟叫声都是一个别着学生干部“三道杠”、疯疯癫癫的“巨婴”发出来的。
这是整部《狗十三》中最“魔幻”的一处情节,李玩明白/死心了:要么打碎自己的世界,在剧痛中成长,要么紧紧包裹住自己,被外面的世界抛弃……不是进,就是死。
说到这里,还想再提一次姐姐李堂,她不但是李玩人物形象的补充和衬托,同时也是她另一个维度上的延续和拓展。
起初李堂是为了辅导李玩英语住进来的,通过她,李玩首次接触到了滑旱冰、早恋、性成熟、妥协,乃至是根本没意识到的反目成仇和重归于好。
李堂远比妹妹要“懂事”,从糊里糊涂的“喜欢”到仅用四句话就和男友高放洒脱分手,足见她“成熟”起来有多快——正因如此,在结尾时才更显出两姐妹对第一只爱因斯坦的态度差异有多大:李堂在早已学会妥协、顺从的同时,依然留有一份执着的初心,而李玩则在抗争失败、停止挣扎后,在转变同化中彻底舍弃了过去。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李堂曾经说的话,在后来李玩嘴里说出来时,显得更加深沉。
成长”是个中性词汇,“大人的样子”更多是无谓和无奈。
父亲虽然在影片中更多时间都担任着“反面角色”,但他真的每次不知道女儿所想所愿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比起倾听和满足,他更习惯用父权和事理去解决女儿的情绪问题,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有着公认的潜规则,责任和重压令他没有时间精力去走近女儿,相似的成长经历更让他不知如何去走进女儿的内心。
当李玩问起“你当初和妈妈是怎么开始的”时,父亲只能徒劳地不让女儿看到自己哭泣——他总是盼望女儿能快快“懂事”,可真当愿望实现时,他却在眼神渐渐失去神采的女儿身上,看到了曾经同样被扼杀催熟的自己。
实际上,相比起李玩那口不扫长辈面子的狗肉,《狗十三》中的“牛奶”更能反映出影片的主题精神。
李玩有明显的乳糖不耐受症,但别人普遍不懂/忘了/不知道这事:第一次奶奶想让她长身体,李玩一喝就吐;第二次爸爸让她以奶代酒,李玩换了酒喝;第三次高放用奶安慰她,李玩倔强地灌了下去,回头再吐……
从斩钉截铁地拒绝,到不动声色地抗争,再到强人所难地接受,李玩就在这种不情不愿又身不由己的改变下完成了**礼。
影片最后一次出现牛奶,是在李玩陪弟弟去学溜冰的一场戏里,李昭昭同样有乳糖不耐,但在教练的逼视下,他不得不抿了一口又一口。
当李玩看到弟弟“失去特权”边哭边学的情景时,她微微笑了:昭昭确实比自己幸福太多太多,有生日过,有蛋糕吃,有自己不敢奢求的全家人的宠爱和关怀……但总有一天,他也会像自己一样,去经历必须经历的失望和委屈,去承受必须承受的无助和孤独,去“长大”,去明白大人们的道理。
而触发这一切的,可能是家中唯一不服自己“权威”的爱因斯坦,可能是溜冰场上严格的教练,也可能是任何一个/件意想不到的人/事情。
这是一部主旨强大到可以不用去评价拍摄技法的电影,我很庆幸自己能观赏到它。
每一位看完《狗十三》的观众都应该会产生共鸣,如果没有,那该是多么幸福且幸运的一个人啊……我不怀疑世界上真有如此集万千宠爱和优渥于一身的天之骄子,但我觉得他/她不会是你我。
《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 观后感。狗十三 观后感。去看了 狗十三 哭得断气,事实上我看什么都能哭得断气。看电影还是得一个人去看,约了人就有偶像包袱就要忍住眼泪,如果还化了妆那更不能哭,看场电影卸个妆那还了得。刚开始觉得李玩挺讨厌的,就像青春期的你我一样,吃饭时捧着个碗坐电视机前看电视,不吃的东西吐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 观后感。狗十三这部电影,不会像可乐那样刺激你的感官,他更像是一口烈酒,看似如白水一般无味,实那么让你内心汹涌。影片的主题是一个小女孩 成长 的故事,13岁的李玩正值青春叛逆期,父母离异,爸爸再婚,爸爸和新妈妈生了个儿子,但不敢告诉李玩,而是弥补性的给住在爷爷奶奶家的李玩送了一条狗,李玩给它取...
初一观后感 狗十三初中作文
初一观后感 狗十三初中作文 这部 在没开播之前,已经是好评不断了的。于是便买了一张电影票,独自去电影院看。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 陪伴和爱。在 要听话 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 礼 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