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观后感

发布 2020-04-18 01:11:37 阅读 2407

今天本是圣诞节,却呆在家里没有什么活动。好像在大城市除了高节奏的生活,很少会有惬意式的享受,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郊区。为了找点放松的事情,终于提前把下周的课程备好,再次打开热播的《蜗居》回味一下。

最近,最火的话题之一就是蜗居这部电视剧了。大人小孩,白领工人,教师学生,对它都有一股莫名的热情和痴迷。广电禁播只是让人对它产生了更多了解的欲望。

看完这部剧,唯一的感觉就是心痛。说不上谁对谁错,也不知道这一切怎么会变成这样。海藻只是一名从小城出来的大学生,她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她认为,买不起房就租呗,还可以换份工作时,就换个住处,多好啊。

她不追求高档的消费,甚至连哈根达斯的冰激凌都舍不得吃,25块钱一个,是她一周的午饭了。遇上小贝,小贝真的是个很好的男孩,很爱她,很踏实。可是小贝只是一个打工的,要想在这个城市立足,并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宋思明出现了。他像救世主一般,在海藻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大家都说40多岁是男人的第二春,事业有成,沉稳大方,轻而易举就吸引了女孩的目光,尤其是想少奋斗几年的女孩。

他对海藻的好,让海藻深陷其中,不愿自拔,所以没有把宋思明老婆的话记在脑海中。但她忘了,做第三者的下场都不是那么太好,宋思明家破人亡了,海藻流产了,子宫被摘除了。这个错误,她这辈子都无法弥补,心理的创伤更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

有人说她罪有应得,有人同情她,也有人觉得她犯的错误,她姐其实有一定责任。是海萍要她留在上海的,是因为海萍买房,她才会跟宋思明借钱。但说到底,最终的决定还是她自己。

如果她可以抵制住这段**,也许她和小贝会很开心的在一起。

海萍和苏淳,算是工薪阶层,却为了房子搞得疲惫不堪。所有人都这样教育小孩:“要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前途就一片光明了。

”但结果呢,结果是上了大学,才发现一切不是那么回事。大学的学费年年高涨,大学生的就业率年年下降。大学生早已不是天姿骄子,这大家都知道。

但如果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待遇是和民工一样,那何必读大学呢。浪费了几年光阴,且收获远不及付出。

这部剧,现实在于,它反映了众多房奴窘迫的生活,官场的腐败和黑暗,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像海藻一样,最终屈服于物质之下。可是我们也该看到它给我们积极的一面,无论海萍和苏淳有多艰辛,但最终他们还是在这个城市安家立业了,也算是苦尽甘来。而海藻,却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宋思明死了,他的同党也都被判刑了。所以说这部剧还是在告诉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创造自己的人生。就不懂广电怎么把它禁播了?

它所呈现的已经是艺术化的现实了,如果是真的现实,宋思明不可能只包养海藻一个女人,也不可能对海藻那么好。每个人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化为一撮尘土。重要的是过程,无论别人怎么看待,只要无愧于心,又忠于己心,即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让自己快乐,那就足够了。

如果你觉得在大城市里,即使很辛苦很累,你也觉得幸福,那你就留在那里。如果你觉得在小城里,悠哉悠哉的生活更愉悦,那就别理会别人会怎么看你,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去。

有学者曾说,80后就应该买不起房,按照这个道理,现在的年轻人理所当然应该蜗居了。

当蜗居成为一种文化时。。。

蜗居观后感

篇一 现实中的思考 蜗居 观后感。站在80后尾巴上的我,看了 蜗居 这部反映现实的电视剧后,心情很沉重,仿佛看到自己明天的生活。高中那会儿,看完 奋斗 后知道人只要有理想,有希望,总会成功的。一到大学,一部 我的青春谁做主 再次告诉我们做主的只能是自己,现在呢?大学还没毕业,一部 蜗居 就把之前所有...

蜗居观后感

每一部热播的剧总有它热的理由,蜗居 也不例外,蜗居 里面讲了很多东西,譬如年轻人买房的压力 小贝身上令人向往的深入骨髓的爱,或者是宋思明身上那种令少女无法自拔的男人魅力等等,但事实上很多人和事要用心去体会才能看明白。说说我对 蜗居 的各位主角的一些看法吧。先说说海藻吧,很多人都在批评她说她不珍惜小贝...

蜗居观后感

蜗居 是我的朋友向我推荐的,所以我也就赶着热闹看了几集。蜗居 当然不是特别深刻的作品,说的无非是小民琐碎的烦恼生活,又不能升华到本。质或者深入到骨髓的高度,充其量不过是嘟囔和抱怨,连揭露都谈不上。不过。这正是一般平民的高度和角度,平凡而亲切,注定能引发普通人最大的共鸣。它讲述的是一对外地留沪的姐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