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诗的国度,在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之中,古代诗词是灿烂耀眼的明珠,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仔细品味优美的诗句,不但能领略到美妙的意境,而且能从中看到哲理的光芒,受到哲理的启迪和教益。因此古诗词哲理题成了每年中考的必考题。
以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为例,主要有两种形式:
1.根据提示默写哲理句。
1)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参考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
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
2)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答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东省济宁市)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东省烟台市)
2.根据提供的诗词(句)进行哲理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江苏省南通市)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感情,感悟古诗词中蕴涵的哲理,系统地复习好古诗词,现将课本中古诗词名句蕴涵的哲理集释如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旧制度终究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充满生机和活力;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一个人在事业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鹤楼》王之涣。
站得高,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才能饱览千里风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发现新境界。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远处世,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高尚的。
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苏轼。
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9.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饮酒》陶渊明。
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中考古诗词200句
中考古诗词经典名句200句。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剪不断,理还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1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11.君不...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 1 鉴赏形象 2 鉴赏语言 3 鉴赏表达技巧 4 点评思想内容 5 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中考古诗词艺术手法归纳。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抒情 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
2023年云南省中考古诗词鉴赏题
作者 李恩朝。语文周报 初中教研版 2013年第31期。2012年云南省中考古诗词鉴赏,从考查的篇目来看,对课内课标考查的力度加大。一般设题1 2题,分值2 5分,选材仍以课标34首为主,个别地区如玉溪 大理等8州从课外选材设题。考生依据当地考情选择复习的侧重点,熟练掌握各种题材的诗歌类型,铭记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