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考点梳理之桃花源记

发布 2019-09-16 21:45:40 阅读 4286

东晋陶渊明 )

一、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行进,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野花野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桃树林子的尽头。

穷:走到……尽头;为业:以┉┉为职业。

行:划行。 杂:

不纯,杂树,别的树。芳:指芳香的花。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缘:

顺着,沿着。之:指见到的景象。

异:对……感到诧异。 】

桃林的尽头(便是)溪水的发源地,(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似的。(渔人)就离开了了船,从洞口进去。洞口刚开始时很侠窄,仅仅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再往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舍:放弃,离开。 阡陌(qiān ):

田间小路。 豁:开阔。

交通:交错相通。开朗:

开阔,明亮。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

安适愉快的样子。】

(桃花源洞中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桃花源洞里的人的)问题。(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他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这里的人嘱咐他说:“(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具:通“俱”,详尽。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要:通“邀”,邀请。

无论:不必说,更不必说。 还(huán):

返回。 延:邀请。

妻子:妻子和儿女。语(yù):

告诉。】

(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路划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扶:沿着,顺着。 规:计划。 向:从前的,旧的。 问津:问路。津,渡口。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三、 重点词语解释。

1、缘溪行(缘:沿着,顺着)。 2、复前行(复:又,继续)

3、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5、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交通:互相通达,交错相通) 6、黄发垂髫(黄发: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7、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

全,都)。

8、咸来问讯(咸:都,全)。 9、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11、停数日(停:停留,引申为居住)

12、诣太守(诣:拜见、谒见)

13、便扶向路(扶:沿着; 向:原来的,以前的)

14、欣然规往(规,计划) 15、未果,寻病终(果:实现;寻:不久)

16、后遂无问津者(问:问路,句中指探访、访求; 津:渡口,句中指路。)

四、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5、古今异议。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实物味道可口。)

2、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性格外向;性格豁达、乐观。)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交错相同;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指各种运输事业。)

4、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南子的配偶。)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困难境地。)

6、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要说。今义:表条件的关联词。)

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六、词类活用。

1、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2、处处志之(志,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

3、未果,寻病终(果,名词活用为动词,实现。)

4、此中人语云(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告诉。)

5、渔人甚异之(异,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6、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七、一词多义。

1、志 (1)、处处志之(志,动词、做标记)。 2)、寻向所志(志:名词,标记、记号)。

2、中 (1)、中无杂树(中:中间)。 2)、晋太元中(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中,里面)

3、之 (1)、忘路之远近(之,结构助词,的) (2)、渔人甚异之(之,代词,见到的景象。) 3)、桑竹之属(之:代词,这、一)。(4)、具答之(之:代词,问题。)

4、寻 (1)寻向所志(寻:寻找)。 2)寻病终(寻:不久)。

5、其 (1)、欲穷其林(其:代词,这) (2)、其中往来中作(其:代词,那。) 3)、延至其家(其:代词,自己)。(4)、得其船(其:代词,他的)。

6、复 (1)、复前行(复:又)。 2)、不复出焉(复:代词,他的)。

7、遂 (1)、遂迷,不复得路(遂,最终、竟然。)

(2)、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

8、为 (1)、捕鱼为业(为:动词,以……为职业、作为。)

2)、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介词,对、给。)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给,替。)

9、舍 (1)、便舍船,从口入(舍:动词,舍弃、丢下。)

(2)、屋舍俨然(舍:名词,房舍、房屋。)

8、重点实词。

1、缘溪行(缘:沿着、顺着。) 2、初极狭,才通人(才:刚好,仅仅。)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

5、黄发垂髫(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人。)

6、并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 7、咸来问讯(咸:副词,都、全。)

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全、都。) 9、停数日(停,停留,句中引申为居住。)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11、便扶向路(扶,沿着)。

12、诣太守(诣,拜见。) 13、欣然规往(规,计划。)

14、后遂无问津者(问:句中是探访、访求。 津:渡口。)

9、成语。1、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3、怡然自得(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

5、豁然开朗:本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现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6、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

7、无人问津:津,渡口。没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没有人再作尝试或过问。

8、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

10、重点句翻译。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桃树林子的尽头。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就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路划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回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但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11、课文理解。

1、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1)、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刘子冀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2、作者虚构世外桃源的目的是什么?

答: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冀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

《桃花源记》语法修辞

桃花源记 语法修辞。然 字的用法 然 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 地 相当。作 的样子 讲 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 中的 豁然 是 开阔 敞亮的样子 的意思。屋舍俨然 中的 俨然 是 整齐的样子 的意思 俨然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 十分象 的样子 如...

桃花源记写景作文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那里就是奉化林家。不要再被野花野草给迷住了,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奉化的市花 桃花吧!穿过弥勒大道,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映入眼前的是一整片一整片的桃花。桃花真多啊!多的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桃花真艳啊!艳得仿佛化了妆似的,桃花真红啊!红得像小姑娘羞答答的脸蛋!风一吹,花枝就随风摆动,像...

桃花源记高中作文

厌倦了周围的一切,想到另一个环境 没有人类的各种丑陋的嘴脸,没有烦恼 一切一切的忧愁都消散了,原来的世界彻底变了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眼前瞬间划过一道黑影,咻 的一下钻入了河边的芦苇,是什么鸟飞的这般快!在不远处,一只身上披绿色的外衣,站在芦苇叶上歌唱,声音好轻脆,好动听!再向远处望去,一大片茂密的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