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09 16:16:28 阅读 608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对称》。

教材分析】本次学习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情分析】:

对称——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知识,此教学内容抽象但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是一个探索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合作,去讨论,去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能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对称现象,了解对称图形改天换地并能画出对称轴。

教法和学法】

1. 课前导入从“趣”入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对称”的兴趣,我把自己打扮成前所未有的样子:扎了两条可爱的辫子,夹了一对学生认为漂亮的蝴蝶夹,穿了一件有对称图案的花衣服,下面是紧身裤贴上自制对称的花点缀,脚上登上一双特高高跟鞋,在学生观察老师兴趣高涨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发现对称。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

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彼此,找找同学身上的对称。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教室里的对象现象。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来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思路】:

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设疑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和以往有什么不同。(老师的穿着打扮是前所未有的样子:扎了两条可爱的辫子,夹了一对学生认为漂亮的蝴蝶夹,穿了一件有对称图案的花衣服,下面是紧身裤贴上自制对称的花点缀,脚上登上一双特高高跟鞋。

)—引出“对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分析。

1、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你的身旁的同学衣着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 穿着:衣服、裤子、鞋子。

身体:手、腿、眼睛、耳朵、女生的两条辫子、

教室:窗户、门、桌子、抽屉。

板书:(左半边和右半边的图案、形状、大小都相同)

2、想一想,左边与右边对折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学生表演两手重合、衣服对折、红领巾对折)

小结:像这样左边和右边对折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是对称轴——板书。

2)动手操作。

怎么样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来,和你小组商量一下。(学生讨论)

老师把一张纸对折表演剪纸,剪出对称的图形。(老师边剪边根据学生提供的讨论结果总结出剪纸的方法)

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对称的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找一找、说一说:这些图形哪些是对称的,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儿吗?请把它们画出来。

2、折一折:用你手中的纸片折一折,画一画,它们有几条对称轴?

3、画一画:请你把这些图形隐藏的另一半画出来。

四、归纳总结:

1、把今天的收获说给同桌听,再告诉大家。

2、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它们的对称轴,你们创造出了许多对称的图形。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动脑,善于发现,就能把我们的冬小麦装扮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课的反思:

本次教学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眼到、手到、嘴到)突破了重点、难点。

做得不到的地方是:在每一次的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我应该做到给出一个明确的主题方向,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进行交流,造成最终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也**不出一个合理的结论,主题偏离。

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对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知 对称图形 对称轴 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综合能力及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 欣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渗透美育。教学重难点 1 ...

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对称 教学设计。乐东保显学校 孙昌钰。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8页 对称 教学目标 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 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

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对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知 对称图形 对称轴 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综合能力及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 欣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渗透美育。教学重难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