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乐园三鄂教版

发布 2020-11-12 00:22:28 阅读 7643

《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图画让学生猜出象形字,进一步加深对象形字的认识。

2.通过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感知并学习运用“一来二去”这样的词语。

3.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悟成语所包含的道理,积累成语。

4.激发学生自由**的兴趣,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享受发现的愉悦。

5.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学习续说儿歌。

教学重点:猜象形字,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和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一课时。

一、“看图猜字”。

1.通过看图猜出“人”字示范引路。

2.让学生自己尝试看图猜字,小组交流。

3.说说读读,每组代表发言。

4.游戏:①图找字,②字找图。

二、读一读,说一说。

1.生试读词语。

2.在小组中互读。

3.指名读,正音。

4.加上动作读。

5.试说“()来()去”的词。

6.试读句子。

7.引读。8.生仿说。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引导生自己运用拼音读故事。

2.思考问题: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组讨论、交流。

3.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4.生讲成语故事,交流感受。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二课时。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发现。

1.看图说发现,组内交流。

如:太阳周围的行星有哪些?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远?哪颗行星体积最大?(引导发现自己认识的字或学中有许多“星”字等。)

2.组内代表全班交流。

师对不同发现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热情。

3.鼓励生收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二、我的作品。

1.生自读儿歌。

2.组内互读。

3.推荐读得好的全班读。

4.齐读。5.引读,思考:河里的星星是怎样的?是什么?

6.生说不同的句子。

7.启发生往下继续说。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 一

1 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分类巩固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2 区分形近字母,巩固字母的音和形。3 练习书写音节教学重难点 观察发现声母韵母的外形和读音的不同,区分字母读音和书写。教学过程 一 介绍乐园,激发兴趣语文乐园是大家学习的一个快乐站,在这个地方,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大家巩...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乐园 三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发现汉字规律和 识字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2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发现汉字规律和 识字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 四

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比一比形近字,知道多一笔 变一笔就成了另外一个字。通过区别形近字,达到巩固字形的目的。2 写一写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的字,指导学生掌握该笔顺规则并在田字格中进行正确书写。3 借助拼音和图画,读一读 认一认有趣的风景名称。二 过程与方法方面 1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形近字之间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