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一年级 下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11 08:14:28 阅读 5389

课题。古诗诵读《咏柳》

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情意目标重点难点。

课时一课时。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6个字。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底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欣赏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里把拟人和比喻融合在一起了。“二月春风”回答了前一句中的“谁”,这样就把“二月春风”当作“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了,这是拟人。

“二月春风”是本体,“剪刀”是喻体,中间用了比喻词“似”,这是明喻。(显示出春风的威力、春风的神奇)。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链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

2、解题:“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2、写春天的柳树。

生成。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2、检查朗读。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玉”、“妆”、“丝绦”。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1)、说柳树的颜色。(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第二单元说明。

有人说:“我的一生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有人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还有人说:“我是一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这三个人分别成为了革命家、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字是:孙中山、爱因斯坦、梅兰芳。

本单元以“好问和勤奋”为话题,安排了一课识字,三篇课文。课文之后有一篇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一个口语交际,一个综合性学习。

识字(一)中的12个四个字的词语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回忆字的构字规律,同时培养须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三篇课文分别讲述的是中外名人小时侯的故事。《不懂就问》让孩子们从刻苦读书的孙中山身上感受到勤学好问的精神。读了《梅兰芳学艺》后,孩子们回发现勤学苦练使梅兰芳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趣味十足的《三只小板凳》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孩子们明白是情分努力让爱因斯坦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古诗《咏柳》让学生欣赏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读《汉语拼音字母表》,说词语,读句子和成语故事,帮助学生掌握《字母表》,为学习查字典打下基础;初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积累语言。“**与发现”在引导学生看图说反义词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反义词的特点;在写字的同时,让发现书写的规律。“我的作品”通过让学生根据词语的内涵及外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累词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借东西》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还渗透着对学生文明习惯及友爱精神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办一次关于动物的小展览”,立足与语文学习,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

课题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情意目标。

重点。教学重难点。

不懂就要问课时两课时。

1、学会“要、时、着、思、很、讲、把、面、怕”9个字,会认“懂、那、背、刚、勇、答、题”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生字的读写,重点指导读好第。

三、四自然段,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孙中山、私塾先生、同学,在体会任务内心想法的基础上读句子,让学生感悟孙中山是个不懂就问、善于思考的聪明孩子。

在课文中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私塾: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采用个别教学,教材及学习年限不定。

孙中山(1866——2024年)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人。遗嘱中,他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的号召。

难点。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许多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不懂就要问》

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学生分四人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如果有同学不会读,就帮帮他。)3.检查生字词。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读音。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车读。

生成。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他门的。

预设。第二课时。

一课文感悟,读中识词。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问:过去私塾读书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可提出来质疑重点引导:

a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要鼓起勇气要求老师讲这段话的意思呢?

b自主学习孙中山说的最后一句话:“当然有点怕,但是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

生成。二深化认识,引发思考。

1.让学生扮演孙中山、私塾先生、同学,体会人物内心。2.读句子,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四自然段3.感悟:孙中山是个怎样的孩子?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三课外阅读。

老师自主选择类似的文章,拓展思维。

不懂就要问。

板↓书。为了学知识设。

计不懂就问、善于思考的聪明的孩。

教学反思。课题梅兰芳学艺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

示、教育。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京剧泰斗梅兰芳,本名叫名谰,祖籍江苏泰州。2024年生于北京李拐斜街的梨园世家。2024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能力目标德育情意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一、揭示课题。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2、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4、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生成。预设。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

生成。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读书,释疑。问: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三、“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心”、“没有动摇”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4、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是因为。

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他。

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练眼神→眼睛会说话。

板勤学苦练书。

设。计京剧大师。

教学反思。课题。

三只小板凳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研究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能力目标德育情意目标。

重点。识字(偏旁的认识)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是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的不断的进步。

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24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

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3.字、词、句的训练。

1)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两段。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生成。预设。

第二课时。生成。

1.读讲第三段。

1)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2)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师:

你们见过吗?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生:我们没见过。

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师:那还可以怎么说?么?

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4)小结。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2)(3)思维训练。说清楚。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用“是因为”说话,根(6)继续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认知目标。

语文乐园(二)

、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时两课时。

教。能力目标。

学。目德育情意目标。

标。、知道汉字的排列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掌握反义词。3、读懂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不同效果。4、读成语故事,学会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成语。

、通过语言乐园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认真对待学习的好品质。

重点。教学。

重难点。1、知道汉字的排列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掌握反义词。2、读懂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不同效果。3、读成语故事,学会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成语。

难点。、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正确书写字母的大小写。2、反义词的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通过语言乐园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认真对待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一、导入新课。

1、出示声母、韵母表挂图。2、出示字母表。

思考:哪些字母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字母是新出现的?二、教学汉语拼音字母表1、教师范读、讲解:

1)字母表中的字母按一定顺序分成四行排列,读起来琅琅上口。(2)读字母表时,要读名称音。

、依次出示写有字母的卡片,再次范读。3、教读名称音,出示小黑板,揭示字母读音规律:4、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教读。5、教师小结,揭示学习《字母表》的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今后要用它按音序法查字典,因而大家要背熟它。6、指导、检查背诵。三、看图说词1、出示卡片。2、做游戏:找朋友。

、将图和字卡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4、开动脑筋,想一想还能像这样说几个吗?

生成。预设。

第二课时。一、指导朗读句子。

、自由读31页的三句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二、读成语故事。

1、说说你读了故事后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说得真好,后来人们就用成语“专心致志”来形容一人做事非常专心。二、比说反义词。

、自由读32页的要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分四人小组活动,限时五分钟,看哪一组找得多,将得到一朵红花。三、比写生字。

、观察要写的六个汉字,说说怎样才能把字摆在格子的正中间。

、请学生脱手书写,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三个一要做到。3、进行评比。

同座同学交换,如果你觉得他写得还不错,请给他插上一面小红旗,如果他有没写好的地方,请你给他指出来。四、比动脑。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请学生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你看到它想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看谁想的合理,说的多。3、板书:红、香。

分四人小组进行活动,想想看见这两个字,你有会想到什么呢?比一比,哪一组想的合适,想的多。4、全班交流。

五、小结。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动手,动脑赢得了一朵又一朵的小红花,你们真棒!

生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借东西。

认知目标能力目标。

课时一课时。

让学生围绕《借东西》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创设的故事情节中,德育情意目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渗透学生文明习惯及友爱精神的培养。

标。重点难点。

为学生创设多种谈话的情景。

心里的话尝试讲清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设。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看是谁来了?--小白兔。

2.小白兔正在收菜,这么多菜怎么运回去呢?你们帮。

他想想办法把?--引出借车子这一话题。3.课件演示这个故事。二、借东西。

1.小白兔向小猴借东西,他是怎么称呼的/2.他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指名说说。3.你向别人借东西,会怎么说?

指名说说。4.归还时,你又会怎么说?

5.四人小组说说你会怎么做。

三、创设情境,分四个场景,小组合作演一演。四、分角色表演评议,谁做的好?

根据对话内容,同桌同学戴上头饰,分角色演一演。五、围绕话题,自主交际。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讨论:别人有特殊原因,不能或不愿借推迟了归还时间损坏物品该怎么办?生成。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班级姓名。一 16分 s n l n shu hu ju x n ch n m n b i j n zu w n zu y u h n h o二 8分 成 ch n ch n更 n n 识 sh s或 hu h 三 9分 众 人 一 丛活。因思。四 4分 在再。1 老师...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 上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说明。本单元是以 自立和好奇 为话题组织材料的,包括三篇课文,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和一个口语交际。课文 好朋友 自立歌 影子 让学生学会自立,学会用脑思考,学会探索周围的世界。古诗 登鹳雀楼 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领悟到只有 更上一层楼 才能 欲穷千里目 语文乐园通过 我来试试 引导...

小学语文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咏柳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会认 柳 万 条 细 刀 五个字。正确 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2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读,通过诵读,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帮助学生借助图画大致了解诗句的内容和意境。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 流利地朗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