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发布 2020-09-26 14:35:28 阅读 5086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2个单元,在第一学段数学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1、数与代数:

(1)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变出新的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统计,教学用作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重点仍放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一年级上册学过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分类整理数据及填写统计表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意义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地、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会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初步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书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通过凭借积木画出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通过对纸的折、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3)结合具体的情境,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数学思考。

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和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个,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月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判断。

3.解决问题。

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加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三、重点、难点及各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数与代数。

1、减法。本教材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与进位加法分离。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进位加法,集中掌握凑十法,而在本学期集中**退位减的算法,教材尽力为算法多样化创造条件,以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向学生提供操作材料,教材让学生在操作中的独立探索,充分思考,组织学生广泛交流算法,呈现算法多样化。

在重视计算教学的同时,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收集、表达,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开放题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

2.认数。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数,是在一年级(上)认识了20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1)教材充分利用实物、小棒、计数器等数、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理解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两位数的含义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经历“形象——抽象”的认识过程,实物表示的数较具体,数字组成的数比较抽象、实物、小棒、算珠在学生认数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数的概念。

(2)把认数教学与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教材在初步认识整十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在初步教学非整十两位数后,立即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运用对数的认识积极探索算法,并使数学口算的过程成为进一步认识数的过程。

3)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

在学生初步认识两位数后,教材及时对两位数进行整理,并以百数表的形式呈现百以内的各个数。

4)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比较两个数量的哪个多,哪个少的实际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例题在比较46和38的大小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在这里,教材倡导学生把估计和比较大小结合起来,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较,不强求全体学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

5)把比较数的大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生活中经常有比较数的大小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还要结合具体情境用适宜的语言表达,教材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与数间的大小关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6)练习和实践活动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和减。

教材教学比较容易的百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包括两位数加、减整十灵敏。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两个单元中教学。

在(一)中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在(二)中教学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基础,突破难点,给学生较长的内化过程。

有利于学生逐步地形成口算能力。特别是教学进位和退位减时,教材都有先教学特殊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与退位的原理,掌握进、退位的基本方法,并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稍复杂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

4.认识人民币。

这单元内容与过去“元角分”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突破,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1) 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相互交流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付钱的方案往往是多种的,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3) 在购物情况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4) 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买东西的经验。

二)、空间与图形。

1.认图形。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和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本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

1)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是从已有立体图形的面的观察得到的,也可以说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这样安排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了“形”与“体”的区别与联系。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是从已学图形的折叠,拼合中让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这样产生图形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并初步渗透图形的转化思想,为高年级的进一步学习作好思想铺垫。、

2)注意加强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由标准的“体”得到标准的‘形,会使学生产生新知识脱离生活中的错觉。因此,教材注意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见到的有关图形,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图形大量存在,也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3)重视图形的变换与联系。

4)合理安排练习题的先后顺序。

2.统计。学习统计随时机性内容对收集数据的方法,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1)用安排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3)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作调查。

四、课时安排。

一减法10课时。

二认识图形3课时。

三认数11课时。

四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3课时。

六加法和减法(二16课时。

七统计1课时。

八期末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并结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本套教科书整数除法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学会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必要地计算能力,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这是学生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其中县安排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再安排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第二段教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突出计算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一关键。其中先安排试商时不需要调商的,再安排试商时需要调商的。最后,安排了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学会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体验不同的算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及试商、调商的过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结合笔算的学习,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内容的体会;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归纳、概括的初步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三、教材编排特点。

1.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提出实际问题引入新的计算。本单元突出计算来自生活实际,安排的四道例题分别以“购书”“分书”“看书”“借书”等生活情境作为背景,从中提出相应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新内容。

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获得解决新问题的灵感,产生学习和探求计算方法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安排。由于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已经比较熟悉,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迁移到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学习中;同时,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算理是相通的。

因此,口算和笔算结合教学时完全可行的。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还能为随后教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试商奠定良好的基础。

3.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会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试商方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掌握试商的方法时关键,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单元在教学试商方法时,由易到难分两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次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第二层次着重让学生学会调商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不断提高试商和调商的水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 学情分析 本册是第二学段教学的开始。本学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思维水平有了发展 开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学内容在编排上也开始注意由具体直观向抽象概括过渡。二 教学内容。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第一周8月26 8月30日大数的认识。第二周9月2 9月6日大数的认识。第三周9月9 9月13日大数的认识第一单元测试。第四周9月16 9月20日角的度量。第五周9月23 9月27日角的度量第二单元测试。第六周9月30 10月4日国庆放假。第七周10月7 10月11日三位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充分利用 适当补充 适合本地 为教学服务 3 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从数的认 读 写 大小比较,计数单位 数位 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教学时要认识到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 小数 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再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