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0-09-14 22:50:28 阅读 1390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课标解读:

一)知识目标;能力、情感目标::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

二)本节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属e类农村中学,学生为中考第三批录取,高一没开设生物,分班后选科文科。学生对生物学科了解不深,未形成厌学心理,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说明了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跟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基于这种理由,为了使学生对蛋白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其重要性,我确立了“联系实际,利用强烈刺激,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营建学生自主学习氛围”的教学指导思想。

联系实际,利用强烈刺激”,在进行新课的引入的时候,投影因为黑心奶粉(缺乏蛋白质)而造成婴儿头大四肢小的一组**,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学生们极大反响,起到正面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同时,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揭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遵纪守法、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营建学生自主学习氛围”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本人精心的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小计算,并同时结合**、课件等手段,充分营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中产生得体的心动、情动、脑动、口动和手动,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本课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进行设计,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优化学习方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做了比较巧妙的引入设计,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把学生从一开始就紧紧的吸引到本课的学习上来;

3.运用了多种的**手段,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都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依据,思维相当活跃,下课了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

4.让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有助于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表现。2 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并推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荒漠化的成因。自学过程。一 概论。导读 读课文p16前2段,完成。1 概念 指土地。2 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 半干旱...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 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一 教材分析 要求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从而了解细胞这个微观系统的物质组成,为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 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还有助于学...

化学必修4第二章第二节

本讲内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学习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 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重点 难点 浓度 压强 温度等外界的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 化学平衡 1 概念 2 特征 1 动。2 等。3 定。4 变。5 逆。3.化学平衡的标志。1.本质标志。2.等价标志 1 体系中各组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