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自然下

发布 2020-08-30 23:45:28 阅读 8171

小学自然四年级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2013学年第二学期)

江桥小学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牛津教材第八册,全册包括“感觉”、“废弃物无处不在”、“自然界里的力”、“能量”、“能量的**”、“太空中的地球”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第单元主要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中生命科学的部分,第单元是地球环境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来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二、学期教学总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知道人和动物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主要感觉的感觉器官以及各种感觉形成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2、 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意义。

3、 初步学会搜集有关垃圾产生途径的资料,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了解垃圾的不同处理方法。

4、 了解各种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知道垃圾可以再利用的好处。

5、 通过**活动了解“自然界里的力”,如植物茎和动物骨骼的支撑力、动物的吸附力、弹力、摩擦力等。

6、 知道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有向下的重力,知道物体在太空中会发生失重现象。

7、 初步知道能量是无处不在的,动物、植物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8、 初步知道人们生活中能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转换,了解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9、 初步认识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通过测量、观测、比较认识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月相的变化等现象。

10、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的能力:

1)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

2)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

3)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

4)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实验等科学**方法,获得对人体、动物、力、能量、宇宙地球等内容的有关知识。

2、用写观察、记录、、比较、撰写报告的方式来表达**结果。

3、通过表达与交流、总结与交流、总结与反思来发展的科学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

2、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研究事物的兴趣和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

3、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

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四、主要活动和课时安排。

五、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感觉。

第二单元:废弃物无处不在。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力。

第四单元:能量。

第五单元:能量的**。

第六单元:太空中的地球。

六、教学实施措施:

1、 教学的各方面都应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 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

3、 重视对学生科学**活动的设计,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效能,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

4、 注意对学生学科学兴趣的培养,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5、 科学**活动并不意味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不意味排除科学概念和事实的教学,需追求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七、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八、教学研究。

根据我区“以科学**为核心,开展主题教学设计研究”的教研活动主题,本学年主要进行。

1、 学习有关资料。

2、 提取有关案例(教案、教学实录、评析、学生活动成果),为写研究报告或**作资料准备。

3、 组内听课评课。

4、 参加自然学科新农村教师培训。

5、 参加区、片级教研活动。

自然四下教学课时安排表。

四年级自然下计划

小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自然教学计划。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四年级的自然老师,由于对本届四年级学生比较熟悉,为了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本学期我采取 自由 开放 多思 的方针进行授课,具体安排如下 一 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教材呈现形式活...

小学四年级自然教案

第1节认识岩石 一 一 常见岩石有五种 花岗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大理岩。二 主要特征 第二节认识岩石 二 一 采集岩石 郊外的石山上 河滩上 建筑工地上。二 岩石的用途。1 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2 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3 岩石是重要的生活 生产用品。4 岩石可以雕刻 磨制成各种工艺品。第3节...

四年级下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 学习五至八自然段 研究 害 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 伤害 体会愚不可及等。1 教师创设情境,默读课文5 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2 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 想象表达。教师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想象当时的情景,通过 语言表达 丰富原文画面。3 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