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7有的人

发布 2020-08-08 17:49:28 阅读 8892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读诗歌,理解内容,把握蕴含其中的情感。3.了解并学习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其好处。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清结构层次。

2.理解“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把握通篇采用的对比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与崇敬之情;懂得为人民奉献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把握通篇采用的对比手法。教学难点。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总结鲁迅的形象,感受他的崇高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八十余年了。先生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不舍,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2024年,诗人臧克家来到北京,亲自参加了首都第一次公开纪念鲁迅先生的群众活动,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表达怀念与崇敬之情的经典诗歌——《有的人》。

(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重点指导“不朽、下场、抬举”等词语。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多音字。当。

数。sh:数落屈指可数sh:数目不计其数dāng:当然锐不可当。

chǎng:下场一场球赛场。

ng:场屋一场大战chá

辨析:“场”在表示“进行活动的地方”“事情发生的地点”“舞台”“表演或比赛的全场”等意思时,读chǎng;在表示“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集市”时,读cháng。另外,两个读音都可以作量词:

读chǎng时,用于有场次或有场地的文体活动,如“一场演出”;读cháng时,用于事情的经过,如“一场大雨”。

2)重点词语释义。

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文中指默默奉献、勤勤恳恳的人。

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下场:

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安排学生通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2—4):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与骄横,热情赞颂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5—7):写人民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2)全诗的三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

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

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3)第1—4节中都写到了“有的人”,具体指哪两种人?

明确:每节诗前两句中的“有的人”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中的“有的人”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

他们虽死犹生,水远活在人民心中,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4)你能找出诗中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吗?明确:对比、比喻、反复。

5)试着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首诗通过对鲁迅和与其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有的人》。相信同学们在课后通过复习,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我们就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首诗。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1节,思考问题。

1)这一节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句中的两个“活”和“死”字?明确: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第一句中的“活”指的是躯壳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句中的“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三句中的“活”指精神长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四句中的“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2)怎样理解这一节诗?

明确:前两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

价值;后两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水驻人间。这是全诗提纲挈领的一节,抓住它品读全文,就会事半功倍。

教师点拨: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形象特点,表现主题。对比通常可以分为不同人物对比、不同事件对比、同一人物的外表与内心对比、同一事件的前后情况对比等类型。

要注意对比与衬托的区别:(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目的在于突出被陪衬事物;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没有主宾之分。(2)衬托必须举出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2.学习第2—4节,思考问题。(1)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2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言行。第3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追求。第4节写两种人的不同境界。

2)怎样理解第2节的内容?

明确: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来形容,把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现得异常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3)第3节中的“不朽”为什么要加引号?应当如何理解?

明确:“不朽”一词加上引号,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作者讥讽了反动统治者为自己树碑立传,****,妄图流芳百世的丑陋行径。

4)“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这句提炼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比喻鲁迅先生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5)第4节表现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明确:反动统治者一切为了自己,侵害人民的利益,欺压、**人民;而鲁迅及像鲁迅。

一样的人,时刻都在捍卫人民的利益,他们活着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

3.学习第5—7节,思考问题。(1)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5节写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和做法。第6节写人生目标不同的两种人的不同结果。第7节写社会作用不同的两种人的不同结果。

2)第5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第二句中的“摔垮”一词?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摔垮”指人民要推翻反动统治,打倒反动派。

作者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摔垮”与第四句中的“记住”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和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

3)怎样理解第6节的内容?

明确:这一节照应第3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

“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的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4)第7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很高,很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示强调。这一节照应第4节,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谈话总结:这首抒情诗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居人民头上的人,则予以无情的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

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是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用奋斗和奉献,让它充满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意义。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的评价有的人死了——虽死犹生骑在头上——当牛作马甘于奉献对人民刻入石头——愿作野草鞠躬尽瘁有的人的态度只为自己——甘为他人虽死犹生。

人民的把他摔垮——永远记住精神长存。

烂得更早——野草青青态度看到下场——举得高高。

生与死有的人活着——行尸走肉。

六年级语文《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 教案2 作者 张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 老百晓 提供的文章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朗读鲁迅先生的 自嘲 一诗,引人对鲁迅先生高尚人格和光辉精神的评价,带人新课时的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有的人 教案。教案是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以下六年级语文有的人教案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用。教学目标 1 反复的诵读 揣摩 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2 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重点难点 1 能用普通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知识与技能 1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2 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3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过程与方法 学会按要求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朗读。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