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日积月累

发布 2020-07-27 06:44:28 阅读 2323

六年级日积月累一、字词:

1、由于人们的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数量逐年锐减,有的甚至已经濒(bīn)临灭绝了。2、那段时间,他写了很多针砭(biān)时弊的文学作品。3、我们都屏(bǐnɡ)气凝神,静静地等待最后的决定。

4、“摒(bǐnɡ)弃那些成见,这样才能合作愉快”经理真诚地说。5、法国大革命始终重复着复辟(bì)的循环。二、文学常识积累:(一)、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写的是动景。首句是近景;次句是远景。

2、后两句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3、杜甫被成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2.前车覆,后车戒。

4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文言阅读。

一)吴起守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起曰:“待公而食。”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

1)起之不食以俟者()(2)欲服三军()(3)起之不食以俟者()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成语,它是,意思是(2分)

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守信有了什么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和你的实际情况来谈谈(2分)(二)

齐桓公设庭燎①,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②见者,桓公曰:

“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桓公曰:

“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

注释】①古时国家有大事,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②古代的一种算法。①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

请简要说说“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齐国的主要原因。(2分)

六年级日积月累

补充完整,写出出处和作者 无作者的就不用写了 种树者种德者。操千曲识器。人非。一鼓作气。甘瓜苦蒂。每于寒尽觉春生。今夜偏知春气暖。落红不是无情物。此夜曲中闻折柳。卧看满天云不动。不是花中偏爱菊。必寡信。有所期诺。不精不诚。民无信。天行健,君子以。诚者诚之者。不再年高,无志。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少年易成...

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一鼓作气左传 甘瓜苦蒂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 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爆竹声中一岁除玉颗珊珊下月轮,千门万户曈曈日至今不会天中事,囚歌。为人进出的门。为狗爬出的洞。一个声音高叫着。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我希望有一天。底下的烈火。我应该在。正直是...

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寧禱。1 角轟膠,鱗。菱勵 2 芚膠轟唐,黨 蠟郭 3 拈列,劤拷 4 拈櫓壙粮,蹈。5 塊莖暾,列暾宅乖。宅 6 角櫓,轟。禱靜 禱。1 斤。綾 2 轟斤。刀 3 鏤綾 4 諒,莖裂 裂諒,裂。5 唐杰,駒 唐杰獨,珂。萄幹各 愷禱。1 角菱。2 戀角戀灌。3 宅綾建。4 唐掘栗都,轟掘琦。5 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