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寒假实践报告。
班级: 殡仪1432班。
学号: 1422013248
姓名: 吴娟。
指导老师: 刘荣军。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制表。
关于湖南常德民风民俗的调查及思考
以常德为例。
摘要:春节的意义在不断的变浅,传统习俗也在慢慢消失。我们应抓住最主要,不能忘本。
关键词:生活靠自己,意义却更重要。
前言。实践时间: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2月26日
实践地点:常德。
实践人员:吴娟。
实践内容:对家乡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地方和浓郁民族特色的美食、服装、文体活动、民风习俗等进行记录与采集,让我们深切感受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
实践方式: 1、网上查询。
2、询问亲朋好友。
3、亲自感受体验,做笔录。
一祖国在我心中。
一)湖南常德民风民俗。
1、对于这次寒假实践调查的内容。
春节又称大年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在那天,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呼,耍龙灯。扭秧歌。放鞭炮等,好不热闹。
节前春节这股暖风即将吹来,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过节习俗。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
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
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
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十二点到晚上八点之前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
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
众所周知,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全国驰名,享誉海内外。有了这一层原因,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放鞭炮也有许多讲究,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就有着不同的含义。
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时间随各家定,但有一点是鞭炮燃放时不能中断,如有中断,来年可能有不顺利的事情发生,这是每一个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人们放鞭炮时,都特别仔细,尽量避免中断现象的出现。
荆楚岁时记》有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的记载。常德旧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清晨,雄鸡初鸣之时,由男户主起来打开大门鸣放爆竹,叫做“开财门”。现时鸣放爆竹多在北京时间零点正。
这一天,全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叫做“去旧迎新”。堂前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合家敬过天地、拜过祖宗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小孩拜了年,长辈照例要用红纸包一些钱送给小孩,叫“压岁钱”。从前,晚辈向长辈拜年,一定要跪下叩头;平辈与平辈拜年,男的作揖,女的道万福。
后受外地影响,改为行鞠躬礼。旧时,给人拜年要讲“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现时多改为说:“新年好!
”旧时拜年的规矩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即初一儿孙辈给祖父母和父母拜年;初二出嫁的姑娘领着女婿回娘家拜年,但按习俗一定要当天赶回去,不能让家中“空了房”;初三以后,街坊邻里、亲戚朋友才互相走访,但奉信“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外出空手回”,意思是初七不远出,初八在外地的人不要回家,初九不外出办事,因而“惟出必择吉”。
近时拜年的习俗必不可少的举动,也无须择吉而行。旧时农村,初一至初三不扫地,不倒垃圾,意为“积财”。初四要敬土地菩萨,各户派人上地角田头,插三柱香,点一盏烂调羹做小油灯,并把少许纸钱压在土块下面,以示对土地的恭敬。
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一些在外工作的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量会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湖南人念ke,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
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新春期间,常德各地都有在大门口张灯结彩的习惯。旧时,富家要在大门口挂两盏红纱流苏元宝大灯,表示“吉星高照”。贫民也要在大门口点上一盏小油灯,取个吉利。
故民歌中有“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之语。现在,各单位都时兴在大门口扎彩门安装五色彩灯,民家新春点灯之俗虽有一段哀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逐渐开始兴盛。贴春联是常德城乡普遍的习俗,春联写的吉利语,门楣上还要贴一个大“福”字。
大门对面的墙上(中堂)要贴“对我生财”、“万事如意”、“开门大吉”,门扇上要贴门神或送子娘娘,大门的合缝处要贴“财”字,表示“财门大开”。现时,贴春联仍很流行,但已改为新语,“门神”为新年画所取代,其他已不时兴了。
春节期间,常德城乡都大耍龙灯。常德龙灯的品种有长龙、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
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示团圆和谐。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
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而且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 。
2、对于这次寒假实践的调查分析。
在实践时,看到了很多幸福的事,然而,也有不堪的。虽说,过年都是合家团圆,但是还是有不能回家团聚的,生活条件不好的,也只是孤老小孩一起过年,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关心。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贫困地区,有钱人是越来越有钱,可没钱的是越来越穷。
中国发展还是有很多不足,希望凭借着大家的奋斗,能让全中国都发展起来。现在人们对春节传统习俗越来越单薄,过年甚至就简单成了对春运的不满、对春晚的唠叨,简单成了一顿年夜饭和几挂鞭炮。希望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把中国的传统习俗渐渐忽略。
3、对于这次寒假实践的问题。
这次实践我看到的问题,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很大一部分人为了生活而抛弃老人和孩子。很多孩子也正是没有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好的教育而走上不归之路。还有另外一部分人对过年的含义越来越浅薄,过年的意义在变淡,传统习俗在消失。
4、对于这次寒假实践的总结。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条路,人们要历经险阻,才能达到属于自己的终点。 从小到大,我们孩子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大年,小时候,开心的是可以穿新衣,得压岁钱。现在我们长大了,就会觉得能和亲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团圆饭就是最开心的事,每个阶段我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常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估计这就是我们以后对过年回家的一个定义吧!中国民风民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都各具特色。
希望大家都记录着中国的发展,更不能忘却中国的传统习俗。生活靠自己,意义更重要!
2019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2012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二实践心得总结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系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系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才使我们多了一次与社会充分接触,增强了社交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机会。2012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二实践心得总结...
2019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 课堂 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 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
2019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
寒假期间,xx学区团总支根据校团委的文件精神,积极地响应了学校的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并结合自身专业组织各班团支部在寒假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利用寒假走出校园 深入社会,达到了开拓视野 增长才干 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现就具体活动展开情况总结如下 xx学区始终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