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寒假学习计划之化学

发布 2020-06-21 15:20:28 阅读 1865

高三寒假学习计划之化学

一、千万要背诵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离不开记忆。有些物理公式忘了可以推导出来,但没记住化学符号只怕难以自行创出。所以,记忆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平时着重记什么呢?元素周期表、化学用语、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都是我们记忆的对象;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特性以及变化规律是我们记忆的重点。就拿颜色来说吧,某些类似于"淡黄色固体"、"黑色粉末"、"红棕色"、"紫色"的说法常为出题者所钟爱,背诵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做物质推断题时,通过物理性质进行猜测,由于猜测范围较小命中率高,这就是推断题的"题眼"。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元素周期表,做到人人过关。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更是要持之以恒常练不懈。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简易方法来记忆知识点,比如编口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是"一化二离三删简";编对联,氧化还原概念是"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编诗歌,背诵化合价是"一价钾钠氯氢银,一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复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也就是说,要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进行组织,或绘图或制表,是以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当然,要真正独立做到这些,要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后成为大的网络。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也不容易遗忘。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认为杂乱无章,易学难记,但按照"知识主引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依据"由点引线,由线连网,由网成体(立体)"的程序进行复习则可事半功倍。

案例1:例如对六种非金属及四种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可作如下归纳:

表1非金属知识主线

表2金属知识主线

这两个知识主线的特点是:①表达简练,重要无机物几乎尽列其中;②提示所有元素的知识主线具有相似性,因而具有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迁移,预知元素族;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这一过程,从知识的源头入手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背诵效率。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千万要练习

化学习题是巩固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其实,学会解一道题仅是学习的低级层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升华到学习的高级层面,前届一个学生在毕业时说道:"高一高二时,在化学上没下什么功夫,没做多少题,成绩老上不去,进入高三后开始了我为化学而奋斗的历程。

这一年里,我做了不知多少化学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成绩提高了。题做多了心里才会有底,有时候原本不理解的东西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而且解题也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对解题情有独钟"。

通过类似试题的解析,学生才能感悟到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分摊法、方程式叠加法的应用。

练习题的选用以高考题和科研试测题为主。高考题是经过专家认真研究过的题目,这些题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试题严谨,不偏不怪,有利于培养解题能力,有利于把握高考的方向。其次,挑选一些质量较高、有新意难度适中的模拟题。

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归纳技巧,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

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能力的提升需要得当的训练,不训练就不会有由生疏到熟练的过度,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及时进行总结,特别是做错了的题,一定要分析是知识点不过关,还是审题不清,能力不够,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努力克服自己在解题中的不足之处和不良习惯,争取每做一道题解决一个问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复习的质量,做到事半功倍。

三、千万要设问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讨论最后又能够解决问题,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独立思考的素质。

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例如设问的方法有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②抓住知识的关键点、疑难点设问;③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设问;④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案例2: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可以采用以下程序展开复习教学:

①自问:如何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②实验探索:喷泉实验;

③得出结论:

④设问:哪些气体可以做喷泉实验?二氧化碳,氯气能否做喷泉实验?

⑤实验探索:学生讨论,并将结论升华成规律性认识;

⑥探索:如不用胶头滴管,能否产生喷泉?学生讨论;

⑦实验探索:如何用圆底烧瓶、带有导管的橡皮塞、胶皮管、酒精灯、少量浓氨水、大烧杯做喷泉实验。

对重点实验内容要有所延伸和拓展。

案例3:稀硝酸与cu反应制备no气体的创新实验。

①在装入药品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活塞打开,从u型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何处为止?

喷泉实验③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④如果要获得no与no2形成鲜明对照的实验效果,应该继续进行怎样的操作?

复习时以水代替酸反复做气密性检查和加酸练习。在复习中再现这些实验,教师边讲边实验,就会言之有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教学会大大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坡度。

2023年高三数学寒假学习计划

做题是很多学生喜欢的复习方法,但是此时不应再盲目做题,需要重质而不是重量。高考数学考试的一个特点是研究题目就可以获得解题的方法,所以不建议高三学生在寒假期间再做模拟题,而应该在寒假期间对最近几年的真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对于平时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学会总结学习的思维,做到快速解题...

2023年高三学生寒假学习计划

首先每天保持和在学校差不多的作息习惯,把握好每一个早晨,早上起床先放松自己,稍微运动一下,慢跑十几分钟 然后开始早读,记英语单词或者背诵语文课文。到了高三基本已经没有新课要上,都是关于高中知识的复习与回顾。因此,在跟上老师进度的同时要自己梳理好各个学科的知识。吃过早餐以后就可以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

2023年高三寒假学习时间计划表

高考即将来临,现在同学们都进入了复习阶段。而下面是一个高三同学总结并分享的期中考试复习计划,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些启发。1.可以先把自己平时不懂的问题花些时间总结出来,找同学或老师问出答案 自己要弄懂!再整理成系统的重点复习资料,以便每次考试的复习。2.把自己容易错的题目的经典题型列成表,以便日后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