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发布 2020-06-10 08:42:28 阅读 9018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

1. “安全”就是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2.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 “事故隐患”泛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

4. “危险性”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二元函数;

5. 根据《企业职工**事故分类》,工伤事故分为20类;

6. “预防为主”: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7. 管理系统“六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

8. 运用系统的原则: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闭;

9.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能级、激励;

10.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技术、教育、法制)、本质安全化;

11. 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的应用;

12. 利用能级原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13. “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的应用;

14. 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5. 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反**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16.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17.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因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18. 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是一种主观判断,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系统安全理论中;

19. 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或有毒物质转移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0. 事故致因理论中的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

21. 事故预防: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安全生产“五要素”:文化、法制、责任、科技、投入;

23. 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

24.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人员: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

25.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投入、督促检查、消除隐患、应急预案、报告事故;

2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27.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的下达):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由厂长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28.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9.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及负责人、开工和竣工的日期、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30. 安全培训教育:一、高危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资格培训48h,再培训16h;二、其他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32h,再培训12h;三、高危行业新从业人员:72h,再培训20h;四、其他单位新从业人员:

24h;

31. 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 “三同时”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33.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大中型项目、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别和高度**危险场所、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极度危害)和ⅱ级(高度危害)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其他;

34. 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阶段委托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检验;

35. 安全检查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36. 隐患检查重点:危险物品、危险设备、危险作业、危险点管理部门及负责人;

37. 常用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

38. 检查结果受检查人员素质影响最大的方法是常规检查法;

39.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标准、规程、规范、规定、案例、经验、危险部位、防范措施、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新标准;

40. 安全检查方式: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仪器测量;

41.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三证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42. 劳动防护用品“三会”: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

43.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

44.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方法中不包括使用前首先做一次防护性能测试;

45. 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

46.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共分为6大类21个小类,其中6大类:头部护具、呼吸护具、眼(面)部护具、防护服、防护鞋、防坠落护具;

47.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构成,第一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省级行政地区的区码,第三层**的前三位代表产品名称**,后三位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48.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49.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5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预防为主,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监察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惩戒相结合;

5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宣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执行法律法规情况、履行行政许可审查、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依法处理不合规设备、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及时报告事故、参加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其他;

52. 安全监督检查步骤:不包括财务状况和产品质量的检查;

53. 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程序:申请、受理、征求意见、审查和调查、做出决定、送达;

5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事前、事中(行为监察、技术监察)、事后;

5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机构和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治理、**事故管理、职业危害管理、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行政许可;

56. 行为监察: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各级责任制实施;

57. 技术监察:“三同时”、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特种设备、特种作业;

58. 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59.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方式(4种):一般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

60.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垂直管理、监察和管理分开、分区监察、国家监察;

61. 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资格许可:设计与制造单位、安装单位、维修与改造单位;

62. 两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

63. “全过程”一体化监察有7个环节: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

6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特点:强制性、体系性、责任追究性;

65. 特种设备的准用制度要求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6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体系(5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

67. 安全评价的分类(4种):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68. 安全预评价(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初步设计之前进行;

69. 安全验收评价: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

70. 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71. 安全评价准备阶段内容: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必要的现场勘查;

72.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6大类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与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73. 按职业健康分类(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

7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分为:直观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75. 在故障树分析法中,最小割集表示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76.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

77. 事故树评价法首先要确定顶上事件;

78. 事件数评价法首先要确定初始事件;

79.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发挥集体智慧;

80. 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介绍、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定性与定量评价及结果分析、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价结论;

81.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前言(项目单位简介、委托方、评价目的、要求)、评价项目概况(位置、自然条件、工艺过程、运行状况、评价范围、评价依据)、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对策措施与建议、评价结论;

82. 列入我国职业病目录的职业病共有10大类,115种;

83.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入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84. 引起心脑血管系统变化的是射频辐射;

85. 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闪电型”死亡;

86. 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87. 我国已将炭疽病、森林脑炎、布氏杆菌并列为生物因素所致的法定职业病;

88. 我国已将石棉、苯、砷、氯乙烯等职业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89. 职业危害建设项目分为一般性危害项目和严重危害项目;

90. 严重危害项目的条件:放射性危害、高度或极度危害程度、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纤维、其他;

91. 职业性接触毒物的毒性分级: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

92. 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零级、一级、二级、**、四级;级别数越大,危害性越大;

93.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依据: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毒物劳动时间、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

94.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危害程度级别越高,危害越大,对ⅱ级以上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95. 高温作业分级依据:湿球黑球温度结合评价指数、接触高温作业时间;

96.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最高不超过ⅳ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97. 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接触噪声超过115db,无论时间长短,均为4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98.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指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1.安全 就是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2.危险 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事故隐患 泛指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危险性 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二元函数 精品文档,超值 5.根据 企业职...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26.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 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27.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计划的下达 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由厂长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28.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 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9.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知识点 安全评价报告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会 份的 日举行,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安全工程师 管理知识 知识点 安全评价报告,欢迎阅读!安全评价报告。知识点。一 安全预评价报告 轮换考点 一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应全面 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 准确。二 安全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