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教案

发布 2020-05-24 20:31:28 阅读 3300

9加几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开始接触20位以内的加减法。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探索,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是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3)情感目标:

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会使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演示和小组合和学生的自主**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性,但算法的多样性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这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获取的。从算法多样性到算法的最优化的过程,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创设情境,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中,首先把计算教学放在实际情境中,突出计算教学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运动会场景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突出9加几的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这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 ,在充分肯定学生每一种算法的基础上,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优化算法。

2)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比如:先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活动揭示“凑10”的过程,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这样便操作边理解,从而形成了“凑十”的表象,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3)脱离实物,理解掌握算法。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设计了第三层次的教学当学生通过操作,形成了“凑十”的表象后,通过引导,把表象转换为图示,将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即使内化为计算方法,这样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帮学生理清“凑十”的思维过程。本节可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数学问题,有动手操纵到脱离实物的思考,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成其全面发展。

4)练习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同时也将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内容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凑十法。

教学程序:课堂结构:情境导入,自主尝试,**算法,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4个部分。

小学三年级教案

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一生 的设计意图。1 科学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 动手做 是本册教材的灵魂。正如教材的编者所指出 要彻底打破 教知识 教书本知识 的旧的教学观,必须让学生从 亲身经历以科学 为主的学习活动 入手。让学生亲自去种 养,观察 测量 记录 整理数据 作总结报告 讨论交流...

小学三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拼写文具及玩具的单词 a school bag a knife a storybook a copybook a toy train 2会用what s this that in on the what 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 s come here...

小学三年级教案

备课本。2017 至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体育 教师王鹤霖 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 三基 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