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满分50)
计算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废旧金属的**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工人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墨绘制的字画能长久保存且不变色。
c.远距离输电用铝做导线d.用于冰实现人工降雨。
3.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氢气和氮气。
4.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b.甲烷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用co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5.某物质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可能是酸、碱、盐、有机物中的( )
a.酸b.碱c.盐d.有机物。
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空气是混合物。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确保把瓶中氧气消耗完。
c.插入燃烧匙时不能过慢,否则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上升水面要大于1/5
d.如果把红磷换成铁丝,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茶中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茶多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茶多酚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c.茶多酚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18︰11
d.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8.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
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
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bcd.①⑤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
b.t1℃时,15ga物质加入到50**中不断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克。
c.分离溶液中的a物质,宜采用蒸发结晶。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熟石灰、④稀盐酸、⑤碳酸氢钠等物质,请你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填空:
1)焊接金属时常用于保护气的是。
2)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3)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疏松多孔、松软可口,常加入的物质是。
12.“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李商隐的一首《菊花》流传千古。(1)“罗含宅里香”表明分子具有的性质;不停地运动着。
2)菊花香气中含有龙脑(又称冰片,化学式:c10h18o),有抗心肌缺血作用,龙脑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0︰9︰8
13.根据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a或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装置是d
1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3co高温2fe+3co2
15.如图是实验室过滤时的装置。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肥皂水;煮沸。
2)如果我们想要区分一份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填物质名称)。
生活中,我们可通过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16.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nacl(na2so4氯化钡溶液。
2)naoh〔ca(oh)2碳酸钠溶液。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
17.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18.某同学按图示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观察到反应后的天平指针向侧(填“左”、“右”)倾斜,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中原因?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纯氧低;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降温、隔绝氧气;右;不正确;caco3+2hcl=cacl2+co2↑+h2o,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19.a、b、c、d、e、f是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a、b是建筑材料,f是厨房中的调味品,他们间有如右图的关系(“-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b→e
3)转化①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caco3;hcl;①co2+2naoh═na2co3+h2o;②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20.某小型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常降酸雨。为**废气的成分,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来的气体样品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丙→甲→乙,且其中的药品均足量。
猜测与假设】
a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含有co2
b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co
c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so2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厂的燃煤中含有较多的硫元素与氮元素。请说明他们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当地常降酸雨。
活动**】在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实验中,b同学的观点得到证实:废气中确实含有co,那么丙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写出甲装置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除去废气中的co2、so2等气体;3co+fe2o3高温2fe+3co2
21.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3)d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液体进入d中,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4)e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co2+h2o═h2co3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6)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不发生反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求: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武汉巨人学校化学教研室。一 选择题 共8小题24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与水有关的成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 融 b.水落石出c.滴水穿石d.滴水成冰。2.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3.用右图装置可以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na 23 ba 137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 错选均不给分。1 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关近门窗,以防温度下降。d.学校等场所的保洁员经常用稀盐酸清洗厕所的污垢。7.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正在开发和广泛使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核能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