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发布 2020-05-01 06:42:28 阅读 8113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健全施工安全“模式化”监管机制,严格“五项制度”、扎实推进“六项整治”、落实“七项措施”、实现“两个目的”(即“5672”管理模式),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的平稳。

工作目标: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合格率达到100%;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施工安全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控制在省市规定指标范围以内。

一、严格五项制度,强化企业安全自保体系的有效运转。

一)严格“模式化”管理制度。

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工程项目部要严格按照“模式化”管理要求,认真开展每日“安全检查标识”管理,严格落实周检制度;施工企业每月至少要组织两次安全生产检查,从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通过检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隐患排查和整改等情况,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体系有效运转。

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安全监管流程,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各类重大安全隐患源检查到位情况、隐患查找情况、整改落实情况,依法对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严肃查处。

二)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明确和细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抓好定责、立制和考核评价等重要环节,全面录入建筑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安全职责管理信息,做好管理动态信息的更新,确保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严格周边环境评估制度。

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工程现场周边建筑物、高压线、地下管线等九项内容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对社情民情进行细致调查,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对工程周边环境安全状况作出准确、客观、定性的评价,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为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四)严格告知告诫制度。

主管部门在受理建筑工程安全报监手续时,应提前向工程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下达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告知书,提出管理重点和管理要求,告知其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五)严格预警谈话制度。

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责令停工整改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预警谈话,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二、扎实推进六项整治,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开展深基坑工程专项整治。

严格执行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论证评审制度,进一步强化毗邻居民楼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论证。组织开展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促进支护施工企业专业技术力量、综合管理水平、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严格实行深基坑工程分段开挖、分段支护与分段验收制度。

实行第三方监测单位资质资格网上公示制度,建设单位委托经公示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深基坑的沉降、位移和周边建筑物等进行监测,把工程施工作业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降为最低,确保深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二)开展大模板、脚手架工程专项整治。

认真执行住建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科学加大高大模板的管理范畴,落实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加强对大模板、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审批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验收。强化对大模板、脚手架工程的日常检查,严肃查处大模板、脚手架工程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组合机构,从源头上夯实脚手架、大模板工程安全管理基础。

落实市城乡建设委《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管理办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严把建筑施工现场准入关;规范租赁企业和租赁行为管理,杜绝小、散、杂队伍进入市场;建立维护保养制度,杜绝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严格实行淘汰机制,坚决淘汰不合格产品,从源头上夯实脚手架、大模板安全管理的基础。

加强高层建筑工程脚手架安全防护管理。推广使用智能整体升降脚手架,加强产品质量和使用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巡查,实现高层建筑高空作业全封闭施工。

三)开展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

全面使用起重机械信息管理系统,严格实行起重机械设备申报管理制度,各产权、安拆和使用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网上申报。严格规范起重机械的购置、进场、安装、检验、验收、使用、拆除等安全管理流程,组织开展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每年标定检查,确保起重机械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继续推广应用塔机防倾翻装置,加强防倾翻装置的安装和使用管理,积极发挥其报警提示和断电保护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城乡建设委建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的通知》要求,定期查看数据记录系统,掌握塔机的安全状况和安全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制止违规操作行为,实现我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

四)开展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

规范高处悬挂作业安全管理。加大建筑物高处悬挂作业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社会监督力度,做好高处悬挂作业备案登记、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现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处置等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月报和区市主管部门季报制度,促进高处悬挂作业安全管理。

加强定型化、工具化安全防护装置的推广使用。施工现场应按照《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图集》的要求,使用定型化、工具化设备安全防护棚、临边防护栏杆等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各部门要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安全防护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

加强建筑工程全封闭安全管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建筑工程全封闭与使用外挑式安全网管理的通知》要求,规范建筑工地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的搭设和使用,安装使用外挑式安全网,实现建筑工地全封闭施工,有效防范高处坠落和坠物打击事故。

强化临边、洞口安全防护的管理。建筑工程各类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要确保牢固、严密、齐全、有效。严格落实防护设施验收制度,未经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联合审批不得拆除。

进一步强化对脚手架操作层等易发高处坠落事故隐患的排查,确保作业人员施工安全。

五)开展建筑工地环境整治。

按照《关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落实“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制度,物业化管理制度,检查督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建筑工地环境整治精细化管理标准,抓好建筑工地环境整治长效管理。

加强扬尘防治管理。施工现场道路、加工区、生活区等区域必须进行合理硬化,并配备洒水车,每日定时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不起尘。施工现场的土堆、砂石等应使用密目安全网进行覆盖,避免扬尘,堆土区应设防护围栏。

加强出场车辆管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委托获得特许经营权的运输企业运送建筑垃圾,施工现场大门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出场车辆的车身、轮胎进行有效冲刷,防止出场车辆污染城市道路。

加强施工作业管理。施工现场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必须入库存放;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使用密目网进行有效围挡;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分类堆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等管理制度;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撒建筑垃圾。

(六)开展村镇建筑工程的专项整治。

进一步加强村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健全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促进村镇和各类工业园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状况的持续好转。

三、落实七项措施,促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一)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2023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 安全发展 这一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关爱民生 改善民生的理念,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建立施工安全 模式化 监管机制,实行 五项制度 开展 六项整治 落实 七项措施 实现 两个目的 的 5672 管理模式,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文...

2023年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2018年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领域 安全生产月 活动方案。内容概述 各区县 市 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安质总站 建管处 监察支队 住房和城乡建设培训中心,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 安全生产月 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宁波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关于开展2018年 安全生产月 和 安全生产万里行 活动的...

2023年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各区县 自治县 城乡建委,两江新区 经开区 高新区 万盛经开区 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 总书记 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 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市委 8 3 行动计划和市 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严厉打击建筑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防控汛期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