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安全技术

发布 2020-04-28 11:26:28 阅读 6615

第一章绪论。

1. 电气工作人员应贯彻的基本方针 p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有工程技术的一面;有组织管理的一面。

3.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电标、电纹、电流斑。

电击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

4.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人体外部,且常会在人体上留下伤痕。电弧烧伤、电烙印、**金属化。

5. 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与电流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最为密切。

6. 伤害程度与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包括人体内部电阻和**电阻。

人体内部电阻是固定不变的,约为500~800欧左右。**电阻由角质层决定,角质层越厚,电阻就越大,其值一般约为1000~1500欧。因此人体电阻一般约为1500~2000欧左右。

如果**角质层有破损,则人体电阻将大为下降,也就是说,人体电阻不是固定不变的。

7. 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厚薄外,**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

8. 人体允许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内,人若被电击后一般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从而解除生命危险。

通常把摆脱电流看作是人体允许电流。当线路及设备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时,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毫安考虑,在空中、水面等可能因电击导致摔死、淹死的场合,则应按不引起痉挛的5毫安考虑。

9. 人体触电的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

雷电时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雷击触电。雷击感应电压高达几十至几百万伏,其能量可把建筑物摧毁,使可燃物燃烧,把电力线、用电设备击穿、烧毁,造**身**,危害性极大。

10. 触电事故的原因: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管理不善。

11. 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青年和中年触电事故多。

单相触电事故多;事故点多在电气联结部位。事故多由两个以上因素构成。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

12. 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主要对策:思想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努力克服“安全用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作风,坚持做到把安全工作贯穿于各项生产任务的始终。措施落实——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各地区电力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各用电企业应依据这些规程来制定现场规程。严格执行有关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和清扫周期的规定,对发现的各种缺陷要及时消除。

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演练和反事故演习等方式,提高电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积极研究、推广、采用安全用电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组织保证——加强用电监察机构,充实用电监察力量,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13. 用电监察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具备电气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用电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条例;掌握电网结构和保护方式;了解主要用电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用电特点等。

第二章防止人身触电的基本措施

1.防止人身直接触电的基本措施:将带电体进行绝缘,以防止与带电部分有任何接触的可能;

2.任何电气设备和装置,都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条件,对带电部分进行绝缘防护。

3.绝缘材料被击穿有三种基本形式:热击穿、电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4.绝缘配合是指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周围环境来选择系统或设备的绝缘特性,包括选择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间距。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放电和短路事故,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及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架空线路、低压配电线路。

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

室外配电装置安全距离、室内配电装置安全距离;通道安全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

6.屏护。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

屏蔽能防止人体无意识或有意识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

障碍只能防止人体无意识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不能防止有意识移开或越过该障碍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

屏护装置有永久性的,如配电装置的遮栏、开关的罩盖等。

也有临时性的,如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临时屏护装置和临时设备的屏护装置。

有固定屏护装置,如母线的护网;也有移动屏护装置,如跟随起重机移动的滑触线的屏护装置。

开关电器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包以绝缘,而需要屏护。其中防护式开关电器本身带有屏护装置,如胶盖闸刀开关的胶盖,铁壳开关的铁壳等;

开启式石板闸刀开关要另加屏护装置。开启裸露的保护装置或其他电气设备也需要加设屏护装置。

对于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开关电器的屏护装置除作为防止触电的措施外,还是防止电弧伤人,防止电弧短路的重要措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安装在室外地上的变压器,以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配变电装置,均需装设遮栏和栅栏作为屏护。在临近带电体的作业中,经常采用可移动的遮栏作为防止触电的重要措施。

这种检修遮栏用干燥的木材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其置于过道、入口或置于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可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对于一般固定安装的屏护装置,因其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对所用材料的电气性能没有严格要求。

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板状屏护装置或网眼屏护装置。

屏护装置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安全装置。

1)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和强度。

2) 保证足够的安装距离。

3) 接地。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4) 标志。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高压,生命危险”、 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标志牌。

5) 信号或连锁装置。应配合采用信号装置或连锁装置。前者一般使用灯光或信号、表计指示有电,后者是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越过屏护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被屏护的装置自动断电。

屏护装置上锁的钥匙应由专人保管。

对于遮栏内的储能设备或部件,当打开遮栏有可能触及这些部分时,必须采取能量释放措施,并保证在触及这些部分之前将电压降至50v以下。在需要偶尔开启更换熔断器、指示灯等部件的地方,可以设置中间遮栏,这个遮栏不用钥匙或工具应不能开启或除去。

7.防止人身触及意外带电体的基本措施:电气保护接地。

绝缘是最基本的电击防护措施,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降低电击发生的可能性,是预防措施而不是补救措施;电气装置的屏护与间距实际上是绝缘概念的延伸,它是通过空间的障碍来使得空气绝缘维持在设定状态。要减少电击事件的发生,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作好电气设备与装置本身的电击防护。

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对带电导体进行封闭和隔离,使电能在设定的通道中传输。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

介质损耗:在电压作用下绝缘介质中损耗的有功功率。理想绝缘介质在电极外加电压作用下应只有电容效应,此时流过绝缘的电流应超前电压90度,但实际的绝缘介质总有损耗,使得实际流过绝缘介质的电流不可能超前电压90度,而是比90度小一个角度-介质损失正切角,介质损失角越大,电流在电压坐标上的投影就越大,即绝缘介质中电流的有功分量就越大。

绝缘介质的有功损耗也就越大。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既反映了绝缘介质本身的状态,又反映了绝缘介质状况从良好向劣化发展的进程。

介电强度:又称介质强度或耐压强度,是指绝缘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不被击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场强度,它与绝缘介质的物态(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环境温度、大气压强、湿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还与绝缘介质本身的性能有关。

绝缘老化老化是指绝缘材料由于受热、电、氧、机械力、辐射、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绝缘材料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恶化。热老化和电老化。

电力安全生产技术

电力安全生产是指电力生产过程中保证物质和人员安全 生产秩序井然和防止灾害的发生,及发电 输电 变电和配电四个部分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活动。本章主要介绍发电 输电 变电和配电这四个部分,他们是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只有合理调配和控制才能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有序的运行。由于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有不同...

电力技术的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频繁,而电力技术的发展对电力行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人们对于电力生产安全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本文主要就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生产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 电力技术电力生产安全发展。引言。随着社会的进...

电力安全技术

1 1 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极化的形式有哪些?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荷质点在电场方向上产生有限位移的现象就称为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形式 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夹层式极化。1 2 试比较电介质中各种形式极化的特点。电子式极化 在所有介质中都会发生,形成极化的时间极短,约在10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