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建设征文

发布 2020-04-25 23:19:28 阅读 6035

以礼文化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打一二分校礼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打一二分校邬红卫。

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特色鲜明——这就是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自然也是一所学校蓬勃向上,具有新鲜活力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十七大报告更是以较长的篇幅强调了培育和谐文化,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尤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越来越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穿透力。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礼”,他完全赞同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的论断。我校紧紧抓住中国文化的特质,礼文化的本质,和谐校园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架构起了“礼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创建之间的坦途,从制度上确立了“礼的教育”的地位,提出了凸显“礼文化”精神的校风——和谐、向上,营造了以“礼的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期待以“礼的教育”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以此统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一、精心营造物质文化,拓宽开放度,凸显教育环境的温馨。

物质文化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教育渗透性。我校虽然受现有硬件的限制,但十分强调优化教育环境、美化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着力开发教育软环境,在优化、美化学校环境中精心营造,努力透出校园环境的个性化,做到开放灵活,拓宽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途径,丰富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内容,真正做到环境为教育服务,物质为精神服务。

1、“活跃”的墙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体和精神财富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让教育的力量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让学生时时处处能见的墙面“活跃”起来。

教室外墙、走廊、过道按礼文化教育的序列进行了精心布置。一楼“礼的心语”记录了各届学生在礼文化活动中获得的新知、积累的感悟、成长的脚印,知行统一;二楼“中华节庆”以诗、书、画的形式,通过学生的笔描摹出他们经历过的中华节庆,情景交融;三楼“主题教育”捕捉了学生在各类主题教育中闪现的美好瞬间,智趣兼容。墙面是活跃的,会说话的,记载的都是学生在礼文化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处都有“礼”的影子、“礼”的种子,都散发出真、善、美的芬芳,教育的力量无形中增强。

2、“灵动”的影视。

影视的教育优势在于它的直观、可再现性,吸引学生眼球。我们开设午餐影视、开通“阳光贝贝”电视台和课间广播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灵动的受教育舞台。电台由学生自己主持,团员青年承担每期的策划、编制和指导的任务。

“礼的细则”拍成电视系列片,每周向全校师生滚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礼的少年”是电视台针对学校涌现出的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队员拍摄的专题片,宣传发扬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用榜样引领,以典型说话,具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同时我们还把形势教育、十七大精神的“三进”工作都与礼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影视这一更为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加以宣传教育。

3、“立体”的网络。

我们建设了“礼的教育**”。它是我校师生共同学习礼文化的互动的网络平台。《凡师礼韵》以叙议结合的方式,通过年级组教师师德、师风、师能方面的点滴事迹来诠释礼;《资源教室》中开设了《家教广场》、《乐礼学礼》、《由表及里》,通过家校互动学礼、专家名人言礼、教师心语说礼,来感悟礼;《积礼中心》以写实的方式,通过教工发展部、学习资源中心、新闻中心等各部门的绩效来践行礼;《学生天地》更以《常礼学习》、《民俗民风》、《益智游戏》、《中华节庆》、《星光灿烂》、《我的习作》等多姿多彩的栏目让学生在礼的殿堂驰骋、翱翔。

同时,每个班级都积极创建buckets班级网页,利用网页,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表达自己热切的愿望,表现自己诚挚的礼节。而《学校论坛》更是架构起了学校、家庭、社会,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学校教师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让礼文化得以拓展、延伸。

4、“缤纷”的节庆。

所谓的“让教育的力量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不仅仅要固定的环境“活跃”起来,更是抓住教育中最鲜活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利用教育软环境显示教育功能,让环境随教育的主题、教育的内涵、教育的本质流动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股涌动的清泉。而抓住节庆教育的时机,以“三融合”亮现节庆的缤纷,是我们的具体做法。班级中有专门的节庆教育版面,不同的年级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布置,学生的活动成果、学礼感悟、节庆作品等都融于节庆版面中;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校园环境也随着节庆的变化更替,中国结、大红灯笼、窗花剪纸、对联、灯谜、福娃等等这些象征着民族文化的元素融于校园各个角落;世博心语灯谜、海宝元宵灯、重阳敬老诗画展、中秋菊展等,将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教育重点融于校园环境中。

独特的礼文化环境以自己独特的语言,不仅仅给学生诗情画意的美的享受,而且含蓄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亲切的、平等的交流,是春雨润物的熏陶,是将传统文化积淀**格的教育,富有魅力。

二、全心打造制度文化,加强执行力,呈现教育秩序的祥和。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为了保障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用制度强化,用情境来内化。为了保障教育的秩序美,为了实现以礼文化为特征的育人目标、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学校在机制建设与情感内化上下足了功夫。

1、机制建设的宽严相济。

**礼文化,营造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认识礼的本质是一种规则,礼的精神是和谐、向上。我们制度的建设、机制的保障的落脚点是“礼”,着力点是“礼”,突破口还是“礼”,因而我们讲究的是宽严相济的机制建设,追求的是刚柔并济的人性管理,注重的是礼的本质和礼的精神的和谐统一。

“严”是学校规范化的管理,学校制度体系的构建。“三个整合”(即:和制度整合、和师德整合、和课堂整合)和“五个板块”(即:

常礼教育、中华节庆教育、仪式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架构起学校礼文化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管理条例、工作流程是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条目;而“管理条例”的激励作用和“工作流程”的行动指南是加强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这些项目的相辅相承促使教师工作有理有据,按规则办事,学生受教育方式有的放矢,照规范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严”是礼的本质的反映。

宽”是教师自主化的教育教学,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受到尊重,建立在教育的民主、教研的开放、师生的个性张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宽”是礼的精神的反映。

我们有制度、有规范、有模式,但是这决不是刻板的、家长式的、管教式的,而是以宽泛的要求,温馨的语言给予最真诚的提示与警醒。我们有《师礼公约》、《教学常礼》。《师礼公约》以服务为核心、微笑为标志、真诚为基础、和谐为目标,提醒教师对学生要做到语言美一点:

坚持讲普通话,语气温婉和善,语言亲切优美;倾听广一点:专注听学生说,广泛听取心声,深入学生内心;鼓励实一点:不说教育忌语,多说教育寄语;不俯视学生,多仰视学生;不标签式鼓励,多实质性激励;沟通活一点:

沟通之前渠道畅通,沟通之时思路畅行,沟通之后心情畅快;关怀远一点:关注学生的健康与生命,关注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而《教学常礼》以更为细致的语言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要素。

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有理想,铸师魂,做新时期教育园地的守望者;勤学习,砺师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爱岗位,炼师能,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守原则,立师表,做校园和谐发展的建设者;淡名利,扬师风,做服务育人的践行者。

针对学生我们还有《礼在课间》、《礼在学校》、《礼在课堂》等行为准则。

宽严相济”机制建设一方面让师生熟悉学校生活的路径以及行为目标;另一方面以情感为投入,让其自主参与校园内学习与实践。

2、情感内化的入情入理。

学校制度的制定充满人性,审美性,依据教师需求,把教师的自身发展放在首位。除了学校制度的制定具有劝戒性、教育性、情感性外,学校制度的执行还必须入情入理地内化为教师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才会呈现其光芒,散发其魅力。

首先我们确立了“树立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信念;强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表现积极自主的生活与工作态度”的礼文化价值观,并以此彰显礼的本质和礼的精神,凸显礼的核心因素——善!为了进一步表现其行动力,我们具体化之:做个关心孩子,能让孩子与你亲近的老师。

做个能用工作绩效来表现自己业务水平的老师。做个对学校忠诚,处处维护学校声誉,为人厚道,能真心为他人的出彩而欢笑、鼓掌的老师。

其次,我们确立了教师发展评估梯队,通过对骨干教师、把关教师、合格教师、青年教师在素质发展、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成果方面的指标要素核定,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可持续性的目标准则和发展平台。这样的一个体例,让教师有余力、有能力、有实力地实现自我价值,践行礼文化价值观。

第三,对教师以行为、情感、人格激励影响,以**、榜样、案例引领导向。温柔的言语或许是“治病”的良方,含蓄的指点可能比直意点穿更具效果。例如针对夏季来临教师着装问题,作诗《做一朵美丽的夏花》来提醒教师要衣装得体、端庄淑娴、素养高雅,做校园内一朵朵圣洁美丽、学生可仿可学的“夏花”。

总之以情感的力量,让学校的制度温柔地步入师生心灵的门坎,制度的内化就事半功倍了。

三、全力锻造精神文化,升华人文性,彰显教育人性的芬芳。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面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表现在校园内多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学校为提升精神文化建设的品位,力抓四大举措加强礼文化建设,让师生的知情意行达到和谐统一,让师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散发教育人性的芬芳馥郁。

1、举措一:师生共同学礼文化。

精神的提炼,文化的培育离不开一个学习、积淀的过程,我们学校以礼文化为特色创建和谐校园,师生共同学习礼文化就成为厚实基础的主要举措。

征文稿 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校园环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它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和谐的校园,向我们展示应有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真挚的师生情谊。人与环境要和谐。和谐的环境是人 自然 社会相处的期待。只有和谐,只有那种和谐,我们的周围才会安全 舒适 温馨而充满着生机,环境是我们的朋友。1997年时,...

校园安全征文演讲 安全记心间,和谐在校园

校园安全征文演讲 安全记心间,和谐在校园。导读 加强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 校园广播 黑板报 安全标语等提高我们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中。真正做到记住 安全记心间,和谐在校园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

心得体会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心得体会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