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发布 2020-03-02 04:31:28 阅读 6244

满分70分时间7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na-23mg-24 al-27ca-40fe-56 zn-65 cl-35.5 cu-64 s-3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写在题后**内)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与水有关的成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融b.水落石出。

c.滴水穿石d.滴水成冰。

2.2024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 = n2↑+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2 c、cl2 d、hclo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读取液体体积d 稀释浓硫酸。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木炭烤肉串。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5.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6.我市是重要的产棉区,棉农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要适时适量地施用氮肥,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

a、kcl b、ca3(po4)2 c、nh4hco3 d、k2co3

7.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醋去除皮蛋的涩味 b、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西瓜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强。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前已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多级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等。

b.绿色化学能够从源头上阻止污染,有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白色污染”不是指白色的垃圾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相当丰富,因为地球称为“水球”

9.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时给固体氧化汞加强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 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稀硝酸、氢氧化钾溶液、硝酸钾溶液(石蕊试液)

b.碳酸钙、氢氧化镁、氯化银(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11.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分钟。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b. 酸雨是由于空气受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污染形成的。

c.酸雨可腐蚀某些建筑物和金属制品。

d.一段时间后雨水酸性渐趋稳定。

12.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后,在胃肠道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b.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它具有帮助消化和杀菌的作用。

c.人吃进的米饭必须靠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人体所需的元素很多,因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该多食保健品。

13.日常生活中,利用加碘盐炒菜时,要将菜煮熟后放盐,因为碘盐中的碘酸钾加热易分解,在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5 d. +7

1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

15.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4分)从h、c、o、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

1)可用来灭火的气体 ; 2)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 ;

3)石灰石中含有的盐 ; 4)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 。

17.(4分)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2)若将a物质从a和b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是 ;

3)50 ℃时a、b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10 ℃,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50 ℃时将35 ga物质加入50 **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8.(5分)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说明:除出现了mn外,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排列与课本中的一致):

k、ca、na、mg、al、mn、znhpt、au

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①的元素符号是;

2)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金属锰和金属⑥的硝酸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设计实验比较mn和金属④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19.(4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为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

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暂时解决确水危机。

1)分析上述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

2)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 ;

3)盐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源比较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却在500立方米以下,属于极度缺水的城市。而市民的节水意识却普遍比较淡薄。请你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 。

20.(6分)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发生化学反应,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燃烧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获得热量 ;

2)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湿法炼铜”的原理 ;

3)稀盐酸能除取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4)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烧制生石灰。

21.(3分)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澄清的石灰水放在空气中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存在 ;

请仿照上述形式,再写出生活中相关现象及解释两例)

22.(7分)某学校的**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 炭粉 b. 氧化铜 c. 。

3)查阅资料: 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若现象是 ,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202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cl 35.5 ca 40 选择题部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 13.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加碘盐 高钙奶 含氟牙膏 等,其中的碘 钙 氟指的是。a 原子b 离子c 分子 d 元素 1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15 用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判断下...

202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cl 35.5 ca 40 选择题部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 13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煤 石油 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 太阳能 水能 风能是人类正...

202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cl 35.5 ba 137 选择题部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 1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将水烧开使其蒸发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自行车胎充气过多 d.节日期间燃放烟花。14 下列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