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发布 2020-02-17 04:06:28 阅读 7304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效用的定义(掌握)

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4.边际效用理论(掌握)

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题·单选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b.效用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

d.效用是否客观。

[答疑编号2883020101]

正确答案』b

二)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掌握)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1)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2)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 )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习题

2011经济基础习题。第1章。单项选择题。1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 预期b 替代品的 c 商品本身的 d 消费者偏好。本题正确答案为 c 本题解析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 2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 成正方向变化...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2017版。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 一 市场需求 供给和均衡 3 二 消费者行为分析 7 三 生产和成本理论 10 四 市场结构理论 14 五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 六 市场失灵和 的干预 19 七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 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特点及备考策略

学习方法 一 制定复习计划。二 学习科目的搭配。例如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与 专业知识与实务 两门课程有交叉的知识点,对于这些交叉的知识点可以两门一起来学习,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 注意听课 看书和做题的结合。由于讲课的时间有限,每讲涉及的内容可能会较多,所以听课之前应适当进行预习,先大概看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