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君台导游词导游词

发布 2020-01-06 00:04:28 阅读 9993

鹿邑老君台导游词范文3篇。

老君台位于中卫常乐镇境内的兴隆山上,三面环山,一xx立,峦旷台幽,是朔方最大的道教胜地。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鹿邑老君台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鹿邑老君台导游词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为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东北隅,老君台后街路南。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生,因而得名。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20xx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

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全台以古式大砖堆砌,由24个平面围成圆柱形,台上环筑七十厘米高的围墙,形与城墙相似。

台上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一间。正殿内原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

山门内东侧原有铁柱一根,高七尺,径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

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三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

文章**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老君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

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

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

”由此可知,该台始建于唐代,至迟也应在天宝年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修增建。老君台为圆柱形且有棱角,高8米,台底面积706平方米。

周围用大砖堆砌,内实以土,上立垛口女墙,类似古城墙。台上有大殿、东西偏殿和山门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

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台上还有古柏十三株,山门下有石阶三十**,应老子飞升三十三层青天之说。

老君台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以及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拜庙祭祀。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2023年,鹿邑县**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在此建博物馆。2023年,老君台被定位河。

文章**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随太清宫遗址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随老子故里旅游区一起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

篇二:鹿邑老君台导游词老君台位于中卫常乐镇境内的兴隆山上,三面环山,一xx立,峦旷台幽,是朔方最大的道教胜地。老君台古称“兴隆山老君台全真观”,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重建时,因将临近的“太清山宏佛寺”一并纳入老君台寺庙范围内,按原址原貌重修,故将老君台、宏佛寺合名为“太清山老君台全真观”。

老君台自创建以来,屡遭兵焚火焚**风侵之灾,殿宇毁坏,文物损失。“文革”期间,庙宇建筑连同观外古塔更是毁于一旦,尽成荒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县宗教部门批准,当地群众自发募资捐物,修补台址,复建观院,至90年代初,主体建筑拔起于山巅平台,再现道观昔日之辉煌。

老君台主体建筑以南天门、太白殿、中楼、三清殿(正殿)为中轴线,两相对称,左右逢源,气势雄伟,浑然一体。于2023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现已成为中卫“寺庙文化旅游线”的重要景点,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登台四顾,东有丹霞似火,紫气朝来;西顾铁龙越沙,白马拄缰;南见峰峦起伏,沟壑如削;北有炭山夜照,阡陌如织。

篇三:鹿邑老君台导游词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为纪念老子而修建。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

文章**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

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

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

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城、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鹿邑老君台旅游导游词

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为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东北隅,老君台后街路南。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生,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公元1014年 追封老子为 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故又名老君台。据清光绪 鹿邑县志 记述 天宝二年 734年 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

河南老君山导游词导游词

河南老君山导游词精选5篇。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东周时期,因 守藏室史 李耳 著名的 老子 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 铁顶老君庙 唐太宗赐名为 老君山 沿袭至今,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 天下名山 现...

导游词陕西老君山的导游词

三一文库 其他范文 导游词 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 中国道教源头 老君山参观。在参观期间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第一,请不要吸烟,因为老君山是天然林海,一级防火单位 第二,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不要离开登山盘道和休息台,因为老君山地势险峻,并有野兽出没,以免发生危险。谢谢合作。第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