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发布 2019-12-29 04:59:28 阅读 5254

古人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感到引人入胜,愿意读下去。所以中学生在作文中,开头求美已蔚成风气,目的是用精采的开篇艺术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我们在评改学生作文或阅卷时,确也发现很多文章,开篇文采蜚然,令人拍案叫绝。

其实,文章是一个整体,开头和结尾仅仅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和整体和谐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如果是“猪肚”,配上“猪头”、“猪尾”未尝不是最合适的。开头艺术主要是与其内容相谐适,为内容的展开创造一种“机势”。

尤其是议**章,开篇应该写得生动、精劈,如异峰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但这样做仅仅为论点的阐发和说理层次的展开创造一种机势,使下面的层段写起来更顺畅,离开了这个宗旨,美丽的开头就变成了“哗众取宠”,令人生厌。

下面让我们看看题目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文开头:

生活如酒,或馥郁或清冽,它需要有心人去品尝;生活如画,或多彩或灰暗,它需要一颗蕙质兰心去体察;生活如风,或凛冽或和暖,需要一双手去感知;生活如歌,或轻快或低靡,需要一只用心的耳朵去聆听。酒有清冽,画有灰暗,风有寒冷,歌有低沉,一如生活,不会一路坦途,面对风雨,面对挫折的乐观与旷达,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喻的目的,旨在论证生活的“两面性”,它有顺境,亦有逆境,有坦途,亦有挫折,面对挫折怎么办,文章顺理成章地推论出结论:理应乐观而旷达,而且要将其做为一生的追求,意思是要形成一种性格:笑看风雨,笑对人生。

声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无惧无畏继续上下求索;乌江畔血染征袍、极度疲惫的项羽,一声断喝,力拔山兮气盖世,但苍天不佐,任鲜血点染乌江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声轻叹,放达而飘逸,临清流而赋诗;侠气与才气纵横的李白一声长啸,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然后再用引证法:“《易经》中有句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然后得出结论:“生活中,坦不过执着,顺境中,居安思危,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我们面对生活亘古不变的准则。只有如此,才能够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间云卷云舒;岂不惬意哉!”

劈木柴要顺纹理,要寻找到最好的切入口,使之迅速破裂。写文章也如此,切入口选得好,说理就顺畅。切入口不止一个,议**能够迂回入题,你能够从这边迂回,我能够从那边迂回。

再看一篇题目为《收藏阳光》的开头:

人只有一生,手只握一个筹码,手起处,转骰间已报出点数,属于我的搏戏已告结束。盘古一辨清浊,便过三万六千载;李白蜀道不通的岁月,‘忽忽竟有四万八千岁’,神话中的樵夫一驻足观棋,便已柯烂斧锈、沧桑几度。”

是啊,人生如此短暂,为何拒绝阳光射入潮湿的心扉呢?为何让悲观失望甚至主观臆想的阴影笼罩在你那本应是“雄姿英发”的面庞呢?

应该说文章的开头有文采,连用三个神话和传说,旨在说明人生苦短,日月如梭,正因如此,我们就应该让有限的岁月过得愉快而充实,让生活充满阳光。

但是,神话毕竟是虚妄的,用来作为论据来证明时光短暂,本来就勉强,再用以证明应笑对人生就更加牵强了。另外,把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理由归之于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搏戏,也缺乏说服力。对赌博者来说,赢不足喜,输不足悲,“胜败乃兵家常事”,这种“乐观”带有“麻木不仁”的味道,它和面对生活逆境的达观和奋斗不息精神是两回事。

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开头并没有起到为下文张本的作用,反而有“卖弄”之嫌。

万事开头难”,文章如何开头,必须从整体构思、全文布局来考虑,开头是凤是鸦,也必须从整体效果来衡量。

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它是全篇的第一步,与全文密切相关。我们常讲“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好了头,不但能带动全篇,使文章写作思路流畅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那么究竟如何巧写作文开头呢?

这里谈谈我对作文开头的几种见解。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2、景物描写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能够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

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长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3、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

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

如:学生习作《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又如:学生习作《草》开头引用白居易《草》作开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4、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学生习作《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5、吸引读者设问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读下文。

如:《秋魂》中秋味篇开头:“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秋色篇中开头:“秋是什么颜色?”

又如有一位学生在《美》中这样开头做:“美是什么?”

这样的设问式开头,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

总之,还有许多开头的方法,另见“作文技巧六”。供同学们参考。

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一 开门见山法。1 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 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 地点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记一次乒乓球赛 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 起因和时间。2 开门见山 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 一文的开头...

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没想到,真没想到 开头 生活中总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我也没例外,下面就与你分享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吧!结尾 是啊!看来人不是为失败而生,每一次的没有想到,都是一份努力的成果。加油!让我想一想 开头 让我想一想!我坐在地上,不时地看着满是泥泞的自行车与脚下六千公尺的上坡路。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结...

作文开头与结尾

那一次我哭了。有人说,哭是不堪回首的痛苦,哭也是幸福的预示。但正是这些晶莹的泪花串起了那感人的一幕。望着妈妈那由于操劳过度过早衰老的脸,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的好妈妈 我成功了每个人都会成功,但 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成功的背后总有失败陪着它,但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让我一...